瀏覽次數:次
位于姬家街道轄境正北部,北臨西張市村、高陵縣原種廠,東接朝李村和官路村,西連蕭家村,南鄰東城坊和鄧家塬兩村。村委會駐羅家。1958年為羅家大隊,以大隊部駐地羅家村而得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為紅豐大隊,1972年復名為羅家大隊,1984年6月改建為羅家村。轄羅家(4、5、7組)、八斗趙(1、2組)、渭村田(3組)、渭村王(6組)4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2011年有526戶,2186人,耕地2768畝,二號路橫穿南北,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羅家村的前身是羅家店,行政區劃一直歸姬家管轄。
羅家 位于高永公路以南。2011年有113戶,534人。相傳唐代,村側有通往西域的大路,俗稱胡同路。村中羅姓居多,又有為來往商旅開設的車馬店,故稱羅家店,后漸改稱羅家村或羅家。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志》記為三村,名"羅家店""羅家莊""羅家堡"。清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志》記為二村,一名"羅家店前村"或"前羅家",一名"羅家店后村"或"后羅家"。 民國30年(1941)《高陵縣區保總圖》記作"羅家村"。
渭村田 2011年有62戶,281人。據談,金時,魏村村民魏綸中進士,自稱其為唐鄭國公魏征后裔。此村田姓居魏村旁,系魏姓姻親,稱己村為魏村田。明《高陵縣志》有關于魏綸及魏村的記載。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志》記作"魏村田家"。清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志》記作"魏村田家"或"魏村田"。民國30年(1941)《高陵縣區保總圖》記作"渭村田家"。
八斗趙 2011年有100戶,445人。據談,唐代建村。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志》始載有此村。民國30年(1941)《高陵縣區保總圖》記作"八斗趙家"。
渭村王 位于高永公路以南。2011年有59戶,311人。相傳,有一王姓最早住此村,因與鄰村渭村田有姻親關系,故名渭村王。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志》記作"王家"。清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志》記作"王家"或"魏村王"。 民國30年(1941)《高陵縣區保總圖》始記為今名。
相傳,明、清以前,渭北通往西域的商業大通道,經過羅家店,再經永樂店通往西域。羅家店為商貿通道,提供食宿和物資集散的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