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史喻村位于通遠鎮轄境東部,南連華邑莊村和鹿苑鎮上院村,西靠通遠村,北接火箭村,東鄰鹿苑鎮上院、何家兩村。1958年為史喻大隊,取所轄史家、喻家兩村村名首字而得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為向陽大隊,1971年復名史喻大隊,l984年6月改制時為史喻村委會。轄喻家、史家、郭路、鄧家寨4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喻家,距鎮政府駐地東偏南約1.53公里處。2011年有500戶,2012人。以農為主。耕地3022畝,全可灌溉。主產小麥、玉米。糧食作物面積372公頃,總產2741.7噸,公頃產7372公斤。高三公路斜穿北境,高永公路橫貫南境。
喻家,位于鎮政府駐地東偏南約1.45公里處,高永公路北側。明中,因喻姓居此而得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縣志》即以大村載入,名“俞家寨”。清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志》始記為今名。《高陵縣志》(2000)記為“喻家”。
史家,位于鎮政府駐地東偏南約1.65公里處,高永公路北側。據傳,明末,因寇姓村民居此而得名寇家。清末,寇姓無存,史姓興,更稱史家。清雍正十年(I732)《高陵縣志》即載有此村,名“寇家莊”。光緒七年(1881 )《高陵縣續志》記作“寇家”。民國30年(1941)《高陵縣區保總圖》誤記作“師家”。《高陵縣志》(2000)記為“史家”。
郭路,位于鎮政府駐地東南約1.45公里處,高永公路南側。明中葉,村中郭、路二姓居多,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志》記為二村,名“渠上郭家堡”、“路家”。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志》與民國30年(1941)《高陵縣區保總圖》均記作“郭路村”。《高陵縣志》(2000)記為“郭路”。
鄧家寨,位于鎮政府駐地東約1.65公里處,高三公路南側。據談,明末,因鄧姓居此城寨中,故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志》即記為今名,并注明為軍戶所居。《高陵縣志》(2000)記為“鄧家寨”。
該村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林雜果栽植和干饃產業,全村現有林雜果500多畝,石子饃是遠近聞名的名牌產品,年經濟收入達100多萬元。縣種子公司在村上建立1500多畝地的小麥繁育基地,促進了全村經濟的發展。
2009年,該村與西安德鑫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簽訂了占地140畝的土地流轉合同,流轉土地經營期限為30年。土地用于建設農德鑫農產品交易批發市場,已于2011年11月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