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北樊村位于藥惠管委會西北部。東臨東升村,南與鹿苑街辦張家村毗連,西與鹿苑何家村相鄰,北與三原縣陂西鄉念張村接壤。東西長約2公里,距縣城約4公里。轄北樊、大柳樹、北屯、白馬寺4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村委會駐北樊。北樊村1950年前380戶、1600余人,2011年有850戶、3000人,耕地4248畝。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73公頃,總產2060噸。地勢平坦,210國道南北穿境,白生路貫通東西,14條出村路連通210國道,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1958年為北樊大隊,以大隊部駐地北樊村而得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更名為紅陽大隊,1971年復名為北樊大隊,1984年6月改建為北樊村委會。
北樊,位于管委會駐地西北約4公里處,西禹高速公路西側。據談,明末,村處灘地,樊姓居之,得名灘里樊。后又因村在北屯之北,得名北樊。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志》即載有此村,名“灘里樊家”。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志》記作“灘里樊”。民國30年(1941)《高陵縣區保總圖》記作“北樊家”。1950年前約有400人, 2011年有240戶, 900人。原來的土木結構房屋全部拆除,現在形成了東西四條街,全部為磚混結構樓房,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并安裝了路燈,形成了一條嶄新的街道。《高陵縣志》(2000)記為此名。
大柳樹,位于管委會駐地西北約3.8公里處,涇惠南一干渠北側,西禹高速以西。據談,明末,因村頭有棵大柳樹得名。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縣志》即載有此村,因王姓村民居所,故名“大柳樹王家”。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志》記為今名。原有20多戶、100余人,2011年有68戶、240人。《高陵縣志》(2000)記為此名。村中有著名老中醫王廷棟。
王廷棟(1896—196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在縣城北街“三合一”中藥房為坐堂醫生,特長內科、婦科和小兒科。公私合營后,在大柳樹村創辦聯合診所,并擔任所長,為本縣早期診所之一。為人厚道,醫術精湛,是享譽渭北一帶的名老中醫。1956年代表高陵縣出席“陜西省先進衛生工作者代表大會”,由時任副縣長桑維蕃帶隊,并向大會獻出驗方兩方。1957年陜西省衛生廳出版的《中醫交流驗方匯編》收編有該驗方。
北屯村,位于管委會駐地西北約2.93公里處,西禹高速與涇惠南一干渠相交處的東北角。與明代大村南屯(今南屯,屬鹿苑街辦瓦盆張村委會)都是明弘治以前即已存在的村莊,為屯田軍戶所建。因地處南屯之北,故名。明嘉靖二十年(1541)《高陵縣志》所列的大村名記作“仁壽屯”,這可能是村在當時的雅稱。清光緒七年(1881)《高陵縣續志》始記作“北屯”。解放初期是一個生產組,后因人口增多分為兩個組,現在是5組、10組。原來東西兩個組共49戶、220人,2011年有128戶、482人。《高陵縣志》(2000)記為此名。
白馬寺,位于管委會駐地北偏西約4公里處,西禹高速公路兩側,北與三原縣陂西鄉念張村相鄰,村子的一部分原屬三原縣,1956年5月劃歸高陵縣后成為一個大村。唐時村旁有白馬寺,四野皆荒灘,故名白馬寺灘,也簡稱白馬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少數人住土木房屋,一半以上人住的是草房。1950年有148戶,500多人。改革開放以后,全部蓋上平房。2011年有4個生產組, 386戶, 1200人。出村水泥路4條,直通210國道。
白馬寺這個地方,原名白馬寺灘。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流經三原縣城城北的清河又名清峪河。依東南方向流入高陵,經黃白城,又南絕白渠,又曲而東流渭之曲梁渠水,經高陵故城北,又東南絕白渠,枝瀆而東南如萬年縣。“枝瀆”即小水溝,萬年縣即櫟陽縣。這就是說清河流經高陵縣城北后,分成兩個支流,在分叉的地方形成一個河灘地帶,此即為白馬寺灘的地理成因。
唐時,這里有三原、高陵、臨潼三縣所建的白馬寺,歷經宋、元、明、清,這里一直有村民居住。2011年省文物普查時,在此地發現數處建筑遺址,今高陵縣文化館保存有“大唐敕建高陵、三原、臨潼(三縣并列)白馬寺石佛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北樊村大部分村民靠租種或出賣勞動力維持生計。改革開放初期,北樊三組侯萬宏搞養殖,養種雞2000多只,帶動了周圍部分村民從事養殖業。
進入21世紀,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農業,優化產業結構。2010年至今新建溫室大棚35棟,發展露地菜705畝。2011年輸出農村剩余勞動力1100多人。有個體預制廠三個:樊高朝以樓板為主,年收入純利潤10萬余元,王建本以水泥制管為主,年利潤超10萬元,王偉以水泥制品除塵器為主,年收入約15萬元。2008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7988元。
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累計集資130萬元,硬化村組道路325萬平方米,整修排水渠4500米,栽植綠化樹1600株,實現自來水全覆蓋,修建了垃圾臺,改建廁所605個。西旅集團投資70萬元,新建500平方米黨員活動室、村委會辦公樓一座。新修群眾文化廣場3個,白馬寺廣場占地2000平方米,配套設施齊全。村委會內廣場1600平方米,群眾廣場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
中石油于1995年在該村修建白馬寺加油站并投入運營。北樊村集市綜合貿易市場于2000年建成,沿210國道兩側新建門面房100余間,各種日用百貨一應俱全,村民及周邊群眾稱其為露天超市。國家電網330變電站于2006年落成,占地面積8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