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概況
2017年,高陵區轄7個街道辦事處、86個行政村、17個社區居民委員會、86個村民委員會。土地面積294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6793.75公頃。常住人口35.7萬人,人口密度1214人/平方千米,人口出生率13.48‰,死亡率5.87‰,人口自然增長率7.61‰。有18個少數民族,共897人。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77.1億元,比上年增長15.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5630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24億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23.3億元,增長13.9%;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7億元,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8億元,增長16.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74元,增長8.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4元,增長9.1%。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至8.7∶66.3∶25。
◆農業與農村經濟
2017年,高陵區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完成60.8億元,比上年增長9.3%。農業增加值37.97億元,比上年增長5.3%。其中,農業、林業、牧業、漁業、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分別為34.11億元、0.49億元、18.34億元、0.035億元、7.79億元,分別增長5%、225%、1%、24.8%、14.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4元,增長9.1%。全年糧食總產量17.92噸,實現糧食生產“十四連豐”。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成立蔬菜產業技術推廣中心,發展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3個,鹿苑現代農業園區被評為全國農業創業創新園區。積極推進農業科技特派員入駐示范基地,為農民提供技術服務,認定市級農業科技特派員8名,培育市級農業科技示范戶11戶。啟動建設“花卉苗木產業+森林高陵”,栽植苗木80萬株。出臺電商下鄉系列配套措施,發貨量突破100萬單,交易額5000余萬元,讓更多特色農產品搭上“互聯網+”快車。老屈莊果蔬專業合作社、西安鵬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高陵綠潤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5家企業聯合申報“市級農業科技創新計劃”項目。
◆工業
2017年,高陵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達到1054.66億元,比上年增長30.3%;實現工業增加值234.62億元,增長8.3%(可比價增速);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47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4億元,增長20%。陜汽重卡銷量突破16萬輛,完成產值455億元,帶動汽車制造行業產值增長42.8%。新增“新四板”掛牌企業4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易恩電子列入省級重大科技專項計劃,絲路融豪工業城被確定為全省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
◆重點項目建設
2017年,高陵區落實全市“擴投資補短板7條措施”,實施重點項目113個,完成投資94億元,其中28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64.3億元,超出年度任務41個百分點。公開推介PPP項目15個、總投資174億元,帶動民間投資260億元。申報1000萬元以上項目22個,爭取資金11.4億元。啟動弋陽小鎮、京通易購二期、西北國際中醫藥材產業園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高效完成吉利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項目前期征遷工作,響應“西安效率”和“吉利速度”。
◆招商引資
2017年,高陵區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推行“優惠政策定制、服務保障專班”機制。全年簽約項目31個,總投資508億元,其中500強企業10個;引進內資19.5億元、民資51.2億元、外資1740萬美元,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全省唯一入選2017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以“行政效能革命”為切入點,為企業服務堅決做到“五個不允許”,清理證明事項和蓋章環節148項,90%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調整優化區級招商機構職能,設立14個招商分局,開展分類專業招商及優化項目招商服務,提高招商針對性。舉辦浙商“走進高陵”、首屆西商大會代表“走進高陵”等活動。隆重表彰招商引資、“親商助企”先進集體15個、先進個人20名,形成全民招商、精準招商濃厚氛圍。
◆商貿、旅游業
2017年,高陵區服務業增加值94.4億元,增長20.7%。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5260戶,增長70%,注冊資金71.18億。新增限上商貿企業8戶,剔除退出字典庫企業3戶。全面推進創新創業,建成眾創載體6個,占地31萬平方米,孵化企業91家,海龜創客空間、創眾智慧孵化器、“夢想+”咖啡等開業運營,農業星創天地、融豪科技園被認定為國家級創業孵化器。以太平洋影城為代表的現代商貿企業運營投產,以高陵場畔為代表的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傳統服務業向規模化、品質化加速轉變。成功舉辦創想小鎮文化旅游推介活動,仁村被評為陜西鄉村旅游示范村。全年接待游客突破760萬人次。
◆社會事業
2017年,高陵區穩步推進各項社會事業,與碑林區、未央區構建跨行政區域學區,構建合作共生共贏機制。推進教師隊伍“區管校聘”改革,3137名教職工與單位簽訂崗位聘任協議,實現教師隊伍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建成全面改薄和標準化學校35所、普惠性幼兒園6所,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完成市級8個、區級14個學校在線課堂建設。同時啟動建設高陵特殊教育學校和“中小學寬帶網絡校校通”提升工程。促進優質醫療服務共建共享,累計與17家省市三級甲等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委托西安市第一醫院管理高陵區醫院,區、街“醫共體”拓展到60%的衛生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群眾5.42萬戶。順利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復審,被確定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開展讀書月、全民健身、“非遺展”系列文體活動310余場,參與群眾115萬余人次。推出“高陵周末有好戲”文化惠民新品牌,精心編排《送女》等戲曲劇目,演出86場次,惠及群眾7萬余人次。區文體中心開工建設,區博物館對外開放,楊官寨廟底溝文化遺址入圍2017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社會保障
2017年,高陵區持續做好各項社會保障,全年民生支出21.1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4%。為1202戶城鄉低保戶發放低保金1132萬元,為188名特困人員發放補助金148.62萬元,發放醫療救助795人次435萬元,臨時救助359戶121.93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最高額度提高到10萬元,認定信用行政村4個,發放貸款3260萬元。新增城鎮就業638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4萬人。完成年度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投用農村幸福院7個、民辦養老機構2個。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整合幫扶干部、街道干部、第一書記、村組干部四支力量,因戶因人實施小額信貸金融扶貧、訂單式產業扶貧、捆綁式就業扶貧,提升貧困戶生活水平。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為2600余名勞動者解決清欠工資2947萬余元。集中解決1192戶房產辦證遺留問題,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惠及群眾5200余人,新增集中供熱面積60萬平方米,有效化解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中共西安市高陵區委、人大、政府、政協、紀委
區委書記 楊曉東
副 書 記 范九利 張韶輝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胡建超
副主任 張保才 吳興利(女) 閻紅偉 韓亞仙(女)
區 長 范九利
副 區 長 張水利 胡民升 王小玲(女) 李斌 韋紅 李全生 趙變量 仲偉周 袁樹峰
區政協主席 劉海燕(女)
副主席 曹秀芳(女) 張護安 譚勝利
區紀委書記 鄧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