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照像館
清末,縣城有王景堂等照像館2家。民國時期,縣城有徐化民、王福成等3家照像館。采用自然采光或輔助鎂光拍攝,洗印黑白照片。新中國成立后,50年代初有個體照像館2家。1956年以后,有合作照像館1家,增設放大設備。1985年,縣城有3家個體照像館,開始拍攝彩照。1987年,縣合作照像館安裝有全套拍照擴印設備。1989年,全縣有合作照像館1家,個體12家。涇河、耿鎮、崇皇等較大集鎮也開設有照像館5家。彩色底片,大多在西安等地沖洗擴印。
修理業
民國時期,有王寬心等4家修理業。新中國成立后50年代,縣廣播站等企事業單位設有國營修理部8家。以修理汽車、自行車、收音機、鐘表等為主。1978年以后,個體、集體修理網點迅速發展。修理縫紉機、自行車、摩托車、電風扇、洗衣機、電視機、收錄機、鐘表等,有7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