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主筆 李羽平
高陵自古為咸陽、長安通往陜西北部、東北部交通要沖。南境渭水,固有舟楫之便。境內地勢平坦,古道縱橫,交通方便。新中國成立后,交通事業長足發展。咸銅鐵路,由縣西南過境;公路遍布全縣,形成以國道、省道、縣道為骨架,鄉村道路為支脈的四通八達網絡。至1989年,全縣干支公路55條,總里程280.4公里,公路密度0.95公里/每平方公里。
本縣古有驛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縣先后設郵政代辦處在縣城聚生蘭、福順昌、福義永等商號。二十四年(1935)七月一日,陜西郵務局在縣城南街租賃民房設三等乙級郵政局。是年,又成立高陵電話所。新中國成立后,1953年,郵政局與電話所合并,稱郵電局。隨著國家建設事業的發展,1989年,全縣已有局(所)7個,郵路11條,總長度536公里,日投1~2次;電信通往全國,長話路6條,載波路1條,轉接線路2條,自動撥號路1條,村話路8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