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參議會是國民黨政府實施“憲政”,推行所謂地方自治的組織形式。三十三年(1944),陜西省將本縣列為第一期實施新縣制縣份,確定先成立高陵縣臨時參議會(簡稱臨參會)。是年十月,縣政府奉令圈定區域代表參議員15人,職業團體參議員2人,羅端先為議長,劉子先為副議長。十二月十日,召開臨參會成立第一屆第一次會議。
三十四年(1945)三、四年間,國民黨高陵縣黨部、縣政府委派督察員、指導員,分赴全縣33保組織舉行保民大會,選舉保民代表,組建鄉(鎮)代表會組織。八月,開始籌組參議會,由各鄉(鎮)代表會、團體分別選出參議員和候補參議員,經縣政府呈報省政府核準。十月二十八日,舉行參議會成立大會。縣參議會共20人,其中參議員10人,候補參議員10人。羅端先、楊時盛分別當選參議會議長、副議長。此后,參議員變更數人,均由當局少數人認可。
臨參會、參議會均屬官辦“民意”機關。按《縣參議會組織條例》規定,參議會每屆任期兩年,每季度舉行一次會議,推行所謂地方自治。臨參會僅開會一次,82件決議束之高閣,極少兌現。參議會也僅聚會數次,流于形式,有名無實。
高陵縣民國三十三年(1944)臨參會議員名單
表14-3
┏━━━━━┳━━━━━━━┳━━━━━┳━━━━━━━━┳━━━━━┳━━━━━━┓ ┃ 姓名 ┃ 單位或職務 ┃ 姓名 ┃ 單位或職務 ┃ 姓名 ┃單位或職務 ┃ ┣━━━━━╋━━━━━━━╋━━━━━╋━━━━━━━━╋━━━━━╋━━━━━━┫ ┃ 羅端先 ┃ 縣立中學 ┃ 崔光亞 ┃ 縣黨部書記長 ┃ 張杰臣 ┃ 崇皇鄉 ┃ ┣━━━━━╋━━━━━━━╋━━━━━╋━━━━━━━━╋━━━━━╋━━━━━━┫ ┃ 郭鳳崗 ┃ 縣立中學 ┃ 劉德生 ┃ 縣黨部秘書 ┃ 張開緒 ┃ 民政科 ┃ ┣━━━━━╋━━━━━━━╋━━━━━╋━━━━━━━━╋━━━━━╋━━━━━━┫ ┃ 楊瑞丞 ┃ 涇野學園 ┃ 李紀實 ┃ 張橋鄉 ┃ 景春林 ┃ 耿鎮鄉 ┃ ┣━━━━━╋━━━━━━━╋━━━━━╋━━━━━━━━╋━━━━━╋━━━━━━┫ ┃ 王宗周 ┃ 耿鎮小學 ┃ 趙弘毅 ┃ 教育科 ┃ 楊世祥 ┃ 商會會長 ┃ ┣━━━━━╋━━━━━━━╋━━━━━╋━━━━━━━━╋━━━━━╋━━━━━━┫ ┃ 劉子先 ┃ 財委會主任 ┃ 鄒錫慶 ┃ 教師 ┃ ┃ ┃ ┣━━━━━╋━━━━━━━╋━━━━━╋━━━━━━━━╋━━━━━╋━━━━━━┫ ┃ 吳森如 ┃ 農會 ┃ 張建民 ┃ 糧政科 ┃ ┃ ┃ ┗━━━━━┻━━━━━━━┻━━━━━┻━━━━━━━━┻━━━━━┻━━━━━━┛
┏━━━━━━━━┳━━━━━━━━━┳━━━━━━━━━┓ ┃ 選區或團體 ┃ 參議員 ┃ 候補參議員 ┃ ┣━━━━━━━━╋━━━━━━━━━╋━━━━━━━━━┫ ┃ 涇野鄉 ┃ 劉子先 ┃ 張開緒 ┃ ┣━━━━━━━━╋━━━━━━━━━╋━━━━━━━━━┫ ┃ 通遠鄉 ┃ 李宜文 ┃ 崔光亞 ┃ ┣━━━━━━━━╋━━━━━━━━━╋━━━━━━━━━┫ ┃ 崇文鄉 ┃ 趙伯周 ┃ 程久銘 ┃ ┣━━━━━━━━╋━━━━━━━━━╋━━━━━━━━━┫ ┃ 會涇鄉 ┃ 劉玉潔 ┃ 楊生瀛 ┃ ┣━━━━━━━━╋━━━━━━━━━╋━━━━━━━━━┫ ┃ 耿鎮鄉 ┃ 景春林 ┃ 王宗周 ┃ ┣━━━━━━━━╋━━━━━━━━━╋━━━━━━━━━┫ ┃ 文康鄉 ┃ 楊時盛李紀實 ┃ 趙弘毅楊瑞丞 ┃ ┣━━━━━━━━╋━━━━━━━━━╋━━━━━━━━━┫ ┃ 商會 ┃ 楊象輝 ┃ 楊世祥 ┃ ┣━━━━━━━━╋━━━━━━━━━╋━━━━━━━━━┫ ┃ 農會 ┃ 羅端先吳森如 ┃ 陳禮庭孫仲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