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秦代,縣職官中設尉1人,主管軍事。漢至隋代設尉1人,又置游擊1人協尉管理軍事。唐至元代縣只設尉1人。明時,因縣為臨潼、三原所析,遂裁尉,軍事由知縣掌管。清代仍由知縣掌管,把總佐治。
民國初期,軍閥割據,駐軍自募兵丁,征籌糧款。民國十六年(1927)七月,縣政府設支應局,為軍隊籌糧打草。十八年(1929)裁支應局。二十六年(1937),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國民政府實行征兵制,縣兵役征募委員會成立。二十七年(1938),縣政府設兵役科,專司役政事項。二十八年(1939)一月,縣政府裁局并科時,改兵役科為軍事科,增加軍援、軍運、軍需征發等業務。二十九年(1940),軍事科與國民兵團合并,為現役編制,負責國民兵訓練。三十三年(1944)十月,撤銷國民兵團,縣政府復設軍事科。
1949年5月本縣解放,軍事由縣委書記、縣長兼管。地方武裝力量受三原軍分區管轄。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2月,縣設立武裝科,受三原軍分區和中共高陵縣委雙重領導,縣委書記兼政委,部內設專職科長、副科長、政治參謀、軍事參謀和文書各1人。是年5月改屬咸陽軍分區管轄。1951年6月,根據蘭州軍區指示,縣武裝科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陜西省咸陽軍分區高陵縣人民武裝部,內設軍事、政工兩個股。1952年7月,內設政工科、民兵科,不置科長,只設參謀、助理數名。縣轄各區成立區人民武裝部、區長兼部長、區委書記兼教導員。區轄各鄉設武裝專干1名。1953年1月,縣人民武裝部改歸渭南軍分區管轄。1954年10月,根據蘭州軍區整編精神,改為兵役局,縣委書記兼政委,部內設動員、征集、統計、預備役軍官、民兵5個科。是年12月,撤銷各區人民武裝部。1956年10月,縣兵役局改由省軍區直轄。1958年5月,局內工作機構為征集退伍、預備役軍官、預備役訓練3個科。是年10月,改名為陜西省高陵縣人民武裝部。1959年1月1日,高陵縣并入三原大縣,縣人民武裝部更名為三原縣高陵公社人民武裝部,復歸咸陽軍分區管轄,其領導成員和工作機構未變。1961年9月1日恢復高陵縣制。同時恢復陜西省高陵縣人民武裝部,內設動員、訓練、政工3個科。1962年7月,人民武裝部內改設組織動員、民兵訓練、政工3個科。縣委書記兼人民武裝部第一政委。1966年11月,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有關命令,縣人民武裝部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陜西省高陵縣人民武裝部。1977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陜西省高陵縣人民武裝部執行新編制,內設政工和軍事訓練兩科。1978年12月,縣轄10個人民公社成立人民武裝部,設部長1名,干事1名。1979年4月,恢復地方黨委書記兼任同級人民武裝部第一政委制度。1981年5月,縣人民武裝部內撤銷科級建制。1983年1月恢復科級建制。1983年10月5日隸屬西安軍分區管轄。1984年縣級機構改革時,人民武裝部改軍訓科為軍事科,改公社人民武裝部為鄉人民武裝部。1986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陜西省高陵縣人民武裝部改歸地方建制,稱陜西省高陵縣人民武裝部,不設第一政委,內設軍事科、政工科和辦公室,受地方黨組織和西安軍分區雙重領導。
1949~1989年高陵縣人民武裝部領導人任職情況統計表
表18-1
┏━━━━━━┳━━━━━━━━━━┳━━━━━━━━━━┳━━━━━━━━━━┓ ┃ 職務 ┃ 姓名及任職時間 ┃ 姓名及任職時間 ┃ 姓名及任職時間 ┃ ┣━━━━━━╋━━━━━━━━━━╋━━━━━━━━━━╋━━━━━━━━━━┫ ┃ ┃巨光凱(1950~1952) ┃賀文才(1952~1961) ┃裴學生(1961~1968) ┃ ┃ ┣━━━━━━━━━━╋━━━━━━━━━━╋━━━━━━━━━━┫ ┃ 部 長 ┃吳振沙(1968~1971) ┃韓慶林(1971~1979) ┃張福禮(1979~1981) ┃ ┃ ┣━━━━━━━━━━╋━━━━━━━━━━╋━━━━━━━━━━┫ ┃ ┃陳昌驥(1981~1983) ┃張景倫(1983~1986) ┃張太山(1986~1989) ┃ ┣━━━━━━╋━━━━━━━━━━╋━━━━━━━━━━╋━━━━━━━━━━┫ ┃ ┃王德修(1950~1957) ┃韓鳳祥(1961~1965) ┃黃忠生(1968~1969) ┃ ┃ ┣━━━━━━━━━━╋━━━━━━━━━━╋━━━━━━━━━━┫ ┃ ┃張崇禮(1969~1976) ┃鄒克嚴(1972~1973) ┃劉創喜(1972~1973) ┃ ┃ ┣━━━━━━━━━━╋━━━━━━━━━━╋━━━━━━━━━━┫ ┃ 副部長 ┃ ┃ ┃ ┃ ┃ ┃李慶豐(1973~1978) ┃左新榮(1976~1981) ┃王明奎(1980~1984) ┃ ┃ ┣━━━━━━━━━━╋━━━━━━━━━━╋━━━━━━━━━━┫ ┃ ┃張太山(1983~1986) ┃ ┃ ┃ ┣━━━━━━╋━━━━━━━━━━╋━━━━━━━━━━╋━━━━━━━━━━┫ ┃ ┃徐登龍(1962~1966) ┃王天元(1966~1968) ┃楊軍覺(1979~1984) ┃ ┃ ┣━━━━━━━━━━╋━━━━━━━━━━╋━━━━━━━━━━┫ ┃ 第一政委 ┃ ┃ ┃ ┃ ┃ ┃張吉太(1984~1986) ┃ ┃ ┃ ┣━━━━━━╋━━━━━━━━━━╋━━━━━━━━━━╋━━━━━━━━━━┫ ┃ ┃土金璋(1950~1951) ┃杜林玉(1952~1954) ┃王德壽(1955~1957) ┃ ┃ ┣━━━━━━━━━━╋━━━━━━━━━━╋━━━━━━━━━━┫ ┃ ┃白玉杰(1957~1958) ┃李得貴(1958~1961) ┃劉玉秀(1968~1972) ┃ ┃ ┣━━━━━━━━━━╋━━━━━━━━━━╋━━━━━━━━━━┫ ┃ 政 委 ┃ ┃ ┃ ┃ ┃ ┃李廣德(1972~1979) ┃孫滿樓(1979~1981) ┃雍志祥(1981~1983) ┃ ┃ ┣━━━━━━━━━━╋━━━━━━━━━━╋━━━━━━━━━━┫ ┃ ┃侯生明(1983~1986) ┃徐勇(1986~1989) ┃ ┃ ┣━━━━━━╋━━━━━━━━━━╋━━━━━━━━━━╋━━━━━━━━━━┫ ┃ ┃曹寶珊(1961~1972) ┃婁漢斌(1971~1975) ┃羅青凱(1975~1978) ┃ ┃ ┣━━━━━━━━━━╋━━━━━━━━━━╋━━━━━━━━━━┫ ┃ 副政委 ┃ ┃ ┃ ┃ ┃ ┃王養民(1976~1982) ┃劉玉印(1979~1982) ┃孫殿禮(1981~19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