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師范班(校)
民國三十一年( 1942)秋,高陵縣立中學始設師資培訓班。課程設置為國文、公民、博物、教育心理、數學、地理、美術、音樂、歷史等。學制4年。三十三年(1944)改為3年。課程增設教材專利法、教育通論、物理、化學、教學實習等科目。先后共招生五屆250人,修業期滿者128人。新中國成立后,1956年,原渭南地區富平師范遷駐本縣通遠坊康復醫院舊址,更名高陵師范,受陜西省教育廳領導。1963年改屬咸陽專區領導。招生范圍為咸陽專區和渭南專區。學校開設初師班、中師班和中教班。1959年,有18班學生827人,教職工68人。1962年,因國民經濟困難,暫時停辦。1963年9月復學。1965年末,有學生393人,教職工27人。“文化大革命”中,學校秩序受到嚴重破壞,學校設施慘遭浩劫。1968年,奉上級指示撤銷。
教師進修班(校)
從70年代初起,中小學教育超常規發展。縣文教局根據中小學教師匱乏和教育質量下降的實際,采取分學科舉辦短期或長期培訓班的方式,由教研室組織培訓。1972~1975年,先后培訓中學理化教師115人;中小學語文教師63人;中小學體育教師40人和學前班教師。1977年,為提高中小學教師教學水平,成立“中小學教師培訓班”,調配專人負責實施。至1979年,培訓中學理化教師115人;英語教師150人;中學語數教師168人;中小學音樂美術教師66人;學前班教師50人;中小學教育行政人員109人。參加高師函授漢語、數學、物理、化學的學員48人。
1980年,建成高陵教師進修學校。根據中小學教育發展需要,在有計劃地舉辦各類離職培訓班的同時,于1984年成立高陵縣高師函授、中師函授站,在教師中開展函授教育。自1985年9月起,又承擔國家計劃招收小學民辦教師的培訓任務,培訓期一年。同時,根據西安市教委安排,還增設民師、師訓兩個中師班,學制二年。小教班課程設置為文選、語基、算理、心理學、政治、語教、算教、體育、音樂、美術等。民師班和師訓班課程設置略有不同,除共同設置的文選、代函、語基、算理、心理學、政治、幾何、體育、音樂、美術課外,民師增設物理課,師訓班增設化學課。中師班由西安市教委在灞橋、閻良、高陵三地高中畢業生中統一招考。1987年9月,應市教委和西安廣播電視大學的要求,設電大教學班兩班。普漢班(2年),在高考落榜生中采取自愿原則擇優錄取。成人函授班(3年)從藍田、高陵兩縣在職教師中錄取。1988年,招收電大英語專科班(3年)1班。至1989年,共舉辦離職短期培訓班11期,長期培訓班4期(每期一年),共培訓中小學英語、數學、音樂、美術等科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647人。是年末,在校學員共7班558人,教職工23人。
農業中學
1959年,高陵公社按照劉少奇提出的“兩種教育制度,兩種勞動制度”精神,將“大躍進”前后由群眾集資興辦的12所民辦初中改為農業中學。經過合并調整,至1966年,保留藥惠、張卜、通遠、灣子、仁村、楊官寨等6所農中,在校學生550人,教師19人。1968年3月全部停辦。
農中學制3年,使用全國通用農業中學教材。一般課設政治、語文、史地、物理、化學;專業課設農業基礎知識、農業技術。辦學形式有全日制、半日制兩種。多為半農半讀,農閑上課,農忙務農。學校都有試驗田數十畝。農中畢業生大多成為生產大隊、小隊或大隊農場的會計和技術員。
農技校
1966年2月,本縣在渭河橋南創辦高陵縣農業技術學校。李靜峰縣長兼任校長。學校除行政后勤人員外,配備專兼職教師7人。首期招生兩班83人。師生自己勞動開發河灘地100余畝。實行農閑上課,農忙勞動,以實驗性質為主,在灘地種植糧、棉、菜試驗田。開設的課程有語文、數學、化學、植物保護、選種育種等。1966年秋,農技校遷至張市農場。1968年10月,第一期學員結業,學校停辦。
職業中學
1984年9月,本縣為改變中等教育結構單一化的狀況,成立第一所公辦職業中學。校址在鹿苑鎮上院村,占地30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515平方米,實驗園地6667平方米。有教職工27人。首屆招生100人,開設工民建筑和農牧養殖2個專業班。同時為上院村代教初中學生49人。1985年,增設縫紉班,民建、養殖各1班,代教初中2班,共有學生296人。1986年,調整養殖專業班為“工業會計專業班”。1988年,增設工藝美術專業班。在課程設置上,一般課程設有語文、政治、數學、物理、化學等;養殖專業設有養殖常識、飼養技術、飼料、疫病防治等;縫紉專業課設縫紉設計、剪裁、加工等。會計專業課有會計原理、統計原理、工業會計、計算技術、工業企業管理、政治經濟學、經濟法基礎;民用建筑課有制圖與識圖、施工測量、地基與基礎、瓦工技術、建筑力學、建筑材料、民建設計、工程預算;工藝美術專業課有素描、工藝圖案、水粉圖畫、基礎圖案等。至1989年,在校生298人,其中民建班95人,工業會計班78人,工藝美術班25人,縫紉班100人。教職工20人,其中專職教師14人。
1987~1989年,共畢業230人。其中,87屆民建班畢業生35人,均獲得西安市建委混凝計算物件廠技術員證書。有6人獲得工廠技術員證書,5人獲得陜西省環保廳電大建筑制圖結業證書。工業會計班畢業的67人中,有15人取得了珠算等級證書。1988年,9期縫紉短訓班450人,畢業回鄉從事縫紉服務。
職業班
1986年,貫徹西安市教委“三加一”(初中三年級加一門職業技術課)指示。1989年,姬家一中、崇皇二中、張卜中學、榆楚中學、灣子中學、藥惠中學、耿鎮中學等,各設1個初中職業班,共有學生340人。耿鎮中學為養殖班、崇皇二中為家電班、灣子中學為裁剪班、榆楚中學為工藝美術班,其余為農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