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第一節 專利
高陵縣農機試驗推廣站高級工程師吉兆世,主持研制的直斜多門蛋雞飼養籠,1988年10月申請專利權。經國家專利局第32258號文件批準,獲國家專利局專利權,專利號(申請號)88214671.8。是年,經陜西省標準局批準,定為陜西省地方標準,文件代號DB3964-88。
第二節 科技成果
農業區劃成果
1981年,根據陜西省區劃辦公室和咸陽地區行署區劃委員會部署,高陵縣區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區劃領導小組安排,組織農業各有關業務局、站、所及部分公社有關人員和部分農民技術員129人,其中各級科技人員48人,以土壤、水利、氣象、農作、園林、畜牧、農機、農經、鄉企、綜合、奶畜、蔬菜等12個專業組成調查組,從11月起對全縣農業自然資源進行全面深入調查。至1983年5月,調查、匯總、論證、資料編寫等,經業務局、縣、地、省逐級審議、審驗、復審驗收工作基本結束,形成高陵縣自然資源調查情況和建設性區劃意見:《綜合農業區劃報告》、《土地土壤資源調查報告》、《水資源調查及水利化區劃綜合報告》、《農業氣候資源報告》、《種植業資源調查與區劃報告》、《林業資源調查與區劃報告》、《畜牧業資源調查與區劃報告》、《奶畜資源與區劃報告》、《農業區劃蔬菜專業調查報告》、《農業機械區劃綜合報告》、《社隊企業區劃調查報告》、《農業社會經濟狀況調查綜合分析》等12個專業成果報告,39份專題調查資料,23種圖件,于1986年12月匯編成集刊印。
《報告集》為全縣各級政府合理利用和發掘當地自然資源優勢,發展經濟,提供了建設性意見。
省級推廣產品
ZBBF-3后型小麥半精量播種機 由縣農機試驗推廣站高級工程師吉兆世主持研制。1988年在全縣推廣,達到省內領先水平。1989年被陜西省列為省級推廣產品。
獲獎科技成果
至1989年,榮獲國家部委、省、地(市)級主要科技成果獎有:
WR-1型工業控制微機 1986年,高陵縣電子元件廠開發生產WR -1型工業控制微機。是年,榮獲國家發明銀質獎。
蛋雞綜合配套技術應用推廣 1984年,縣農林局組織97戶養雞專業戶組成養雞聯合公司,引進優良種雞羅斯雞等,推廣蛋雞籠養、飼喂配合飼料、程序防疫等科學飼養管理與綜合配套技術應用。1986年,該項技術列入“星火計劃”項目,全縣籠養雞發展到15萬只。1988年,蛋雞綜合配套技術應用推廣先后榮獲陜西省農村科技大會一等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和全國在西安舉辦的“星火計劃”成果展覽交易會金獎。1989年,農村現代化蛋雞飼養管理與綜合利用技術完成驗收后,參加了在莫斯科的展覽。由西安科協拍攝的高陵縣《農戶籠養雞技術》電視錄像播放后,受到各界好評。
小麥玉米二熟高產技術推廣 1984年,本縣示范推廣小麥玉米二熟高產栽培技術面積11754.7畝,小麥畝增產14.9%,每畝凈增43.2公斤,增產小麥507803公斤;夏玉米畝增產16.3%,每畝凈增58.7公斤,增產玉米69萬公斤。1985年,示范推廣面積5萬畝,其中技術承包7449.4畝,小麥增幅11.8%、玉米18%,成本降低10%。1986年,該項栽培技術的推廣獲國家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9LDT-390型階梯式蛋雞籠和籠架的研制與推廣 1988年,縣農機試驗推廣站研制成功階梯式直斜五門加大籠及籠架,克服了輕型籠底網強度差,應激干擾等缺陷,符合中型雞的生理飼養特點,有利提高蛋雞產蛋率。設計合理,結構緊湊,適應面寬。是年10月,經陜鑒88-231文件批準推廣。1989年,省內6個生產廠家投產11萬條,促進了中型雞籠養技術推廣。縣農機試驗推廣站榮獲陜西省農業機械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和西安市農業農村局科技推廣一等獎。
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技術推廣 1981年開始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技術試驗、示范。1982年大面積示范推廣。1983年推廣面積13.2萬畝。1984年推廣11.7萬畝。用小麥葉齡指標促控法管理的麥田,省水省肥,高產防倒伏,比照一般麥田平均增產11.9%。1985年,榮獲陜西省科技推廣三等獎和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
谷物聯合耕播機研制 1978年,高陵、周至、戶縣農科所6名科技人員,共同研制代號為GBX- 175谷物聯合耕播機。該機由系列旋耕機、14行條播機和7行條播機的部分配件等科學地組合,結構緊湊,有靈活機動的懸掛式機具,可一次完成耕、耙、播種、施肥、筑埂、復土、鎮壓等6項作業。1979年,榮獲咸陽地區科技成果二等獎。
《海闊牌》BW型BKMJ型系列低壓電力電容器 由高陵電力電容器廠廠長、高級工程師任海科研制。1987年榮獲陜西省鄉鎮企業“秦龍獎”。1988年獲陜西省優秀新產品獎。1989年獲全國“星火計劃”成果與實用技術展銷會金獎。
“雞新城疫”防治技術推廣 1979年養雞實現“來航”化后,在推行良種化的同時,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以縣、鄉畜牧獸醫站和農村防疫員為主體的三級防疫體系,在全縣普遍推廣以防治“雞新城疫”為主的疫病防治技術。每年春秋兩季,采取“兩包兩保證”措施,進行“雞新城疫”疫苗注射,注射密度90%以上,病雞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1982年,經陜西省和咸陽地區主管部門驗收,達到“雞新城疫”控制縣標準,榮獲省、地科技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