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管理機構
民國十三年(1924)后,縣教育科兼管文化工作。新中國成立后,由縣人民政府三科兼管,1953年,改三科為文教衛生科,配專職干部負責文化工作。1956年8月,文教與衛生分設,文化由文教科兼管。1958年,文教科又與衛生科合并為文教衛生科,設專人管理文化工作。1959年元月,縣制撤銷,高陵公社設文教部管理文化工作。1961年9月,縣制恢復,設立文教衛生局,配備文化專干。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文教衛生局工作癱瘓。1968年縣革委會成立后,文化工作由政工組管理。1971年,設立高陵縣文教衛生局。1976年,文教衛生局分設為文教局和衛生局。1984年,文教局又分設為教育局和文化局。1989年,文化局內設辦公室、文化藝術科、文化市場管理科和體育科。配局長1人,副局長2人,職工干部11人。下屬單位有文化館、電影公司、人民劇院、縣劇團和10個鄉鎮文化站。
文化市場管理
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貫徹,本縣文化市場初步形成。1985年,全縣計有國家、集體、個體圖書攤點24個;錄像放映隊26家,音像制品經銷單位32家;復印門點和印刷廠28家。由于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影響,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等音像放映和出版物泛濫。1987年,貫徹國務院《關于嚴厲打擊非法出版活動的通知》精神,組織廣播電視部門和公安、工商、文化等單位,對全縣文化市場特別是音像市場,進行清理整頓,開展掃黃斗爭,沒收淫穢錄像帶660盤,取締5個非法錄像放映隊,凈化了文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