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漢高陵(千春)縣城遺址 位于今縣城西偏北約0.57公里千春村處。新朝天鳳二年(公元14)更名為千春縣,更始元年(公元23),復名高陵縣。城周三里,已廢圮無跡。此城作為縣治始于西漢,終于東漢。計426年。
漢左馮翊城遺址 左馮翊城,原為西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建置的佐助左內史并掌軍事的左輔都尉府城。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改左內史為左馮翊后,隨之改為佐助左馮翊的最高官署城,是所謂三輔都尉之一。東漢光武東都后,左馮翊出治本縣,與之同駐一城。曹魏初年,改左馮翊為馮翊郡、治所遷至臨晉。左馮翊(左輔都尉)城歷時300多年。遺址位于縣城西南1.85公里的鹿苑鎮大古城村,地表層內存有墻基、零星瓦片、陶片及五角地下水管等漢代遺物。1982年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陽陵縣城遺址 位于馬家灣米家崖村東北300米涇河南岸臺地上。呈長方形,城墻夯筑?,F存南墻殘長約600米,東西墻均殘長約60米;殘高1~2米,基寬3米,夯層厚13~15厘米。因涇河南移,北墻已不存。采集有“長生無極”、“長樂未央”瓦當及外素面、內布紋筒瓦、板瓦殘片。西漢景帝時以弋陽縣改制,王莽時改為渭陽縣。1982年列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魏晉高陸縣城遺址 位于今縣城西南1里處鹿苑鎮小古城附近。存有城垣殘基和陶質五角形水道等。曹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因高陵與魏武帝曹操墓重名而被改為高陸,縣治由千春村處遷移于此。北魏時又由此遷于今縣城。此城作為高陸縣治時間達212年。
唐鹿苑縣城遺址 位于馬家灣鄉西營村南塬上。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建縣,貞觀元年(公元627)并入高陵。該遺址東西長1公里,因被渭水沖刷,現南北寬只有0.25公里。東、西、北三面墻基殘存,為窩夯土筑。遺址中有大量唐、宋時代的瓦片、瓷片、磚塊等。還有戰國時代的陶片。相傳周赧王曾在此筑寨屯兵,故有赧王寨之稱。又傳鹿臺將軍佐軒轅破蚩尤于此,故有鹿臺營之名。元末,陜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李思齊又在此筑城戌守,故又稱鹿臺城或鹿臺戌。1982年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