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shù):次
涇渭分明 本縣歷史景觀之一。位于縣城南5公里涇胃河匯流之處。汛期,涇水相對為濁而胃水相對為清,非汛期,涇水相對為清而渭水相對為濁。二水任性而自遇,清濁而并流,界線異常分明,成為千古奇觀。騷客文人常以此指陳時勢,剖析義理,悟出了許多人生哲學,教育了不可勝記的人民群眾。唐代呂牧《涇渭揚清濁》詩云:“涇胃橫秦野,逶迤近帝京。二渠通作潤,萬戶映皆清。明晦看殊色,潺流聽一聲。岸虛深草掩,波動曉煙輕。御獵思投鉤,漁歌如濯纓。合流合禹力,同共到滄瀛。”
鹿塬碧繞 歷史上本縣景觀之一。鹿塬即鹿苑塬,位于縣城西南15公里,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0.5公里。北靠涇流,南襟渭水,西控咸陽,東望驪宮,其下涇渭夾流。一帶綠疇,曠渺無際,形勢甲于關中。至若春明,煙靄氣象萬千,忽而云連碧水,忽而霧惹平林,行吟樵牧,往來不絕,一幅天然畫圖。清人丁應松《鹿原碧繞》詩云:“鹿原形勝古秦雄,二水溶溶浸碧空。漁唱不離煙靄外,人家長在畫圖中。青橫遠岫看愈好,綠滿平疇望不窮。策杖登臨多古意,豈須鱸膾憶江東。”另清人樊勛同名詩云:“為問陽陵勝跡名,鹿原高聳得孤城。北連涇水如衣帶,南夾渭流似鏡明。飛鷺高低競帶雨,浴鳧隱見各歡情。歌吟礁牧還相答,過客苑然畫里行。”
渭水秋風 歷史上本縣景觀之一。位于縣城南5公里渭水上。水波粼粼,衰草連天。燕落寒流,沙起平灘。遠浦歸帆,漁歌唱晚。征客停車而向渡,騷人策蹇以尋幽。臨流恁眺,感慨實多。清人王起鵬《渭水秋風》詩云:“渭擯木葉飛,西風一何疾。水面粼粼波,渡口澄澄月。持竿者誰子,手把珊瑚拂。高吟郭璞詩,弘崢亦蕭瑟。”又清人樊景顏同名詩云:“渭陽渡口夕陽舟,雁影橫空月影蘆。最是雙飛花滿地,楓林葉落水悠悠。”
云槐精舍 明清時本縣景觀之一。關學名儒呂楠講學之處,系古廟。位于縣城距河門(東門)外,隱映在一片青槐林木之內。門前有一千年古槐,翠影參差,跟盤枝屈,一種蒼老扶蘇離奇輪園之態(tài),宛似虬龍。院后有一巨大湫池,綠樹環(huán)繞,蘆葦叢生,鳥翔蟲鳴,碧波蕩漾。兼之曲徑通幽、禪房輕煙繚繞、舍中書聲瑯瑯,殊覺別有天地。清人王起鵬《云槐精舍》詩云:“云槐誰所植,幽景不可窮。翠色蔽其上,夭矯盤虬龍。禪房與精舍,都在槐陰中。武侯廟前柏,颯爽將毋同。”又清人丁應松同名詩云:“潑天濃翠古云槐,屈曲虬龍樹樹佳。嵐氣忽來迷雨徑,午陰旋合蔽晴階。千年枝干知誰植,午夜聲音識汝諧。絕愛此間堪號市,公余常擬叩僧齋。”
隆昌夜月 明清時本縣景觀之一。隆昌系一佛寺,位于縣城西9公里處奉正塬南側突兀之處,背靠丘山,面臨平原,地勢高仰,林木簇擁。內有崇塔一座,霜月浮空,光凝臺宇,瑞煙籠寶殿,花影照禪房,一派清幽之景。清人丁應松《隆昌夜月》詩云:“蒼蒼林木護隆昌,塔涌香花現(xiàn)妙莊。夜靜疏鐘催月起,天高清梵入云長。尋詩客至參蓮座,乞食僧歸疑竹房。撫景直疑塵世隔,琉璃交映白毫光”。又清人樊景顏同名詩云:“斜陽古寺枕溪邊,林下僧歸袖紫煙。更喜一輪塔頂月,清輝夜夜照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