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本縣文物藏品除征集社會上的流散文物外,1956年,在奉正塬修筑九支渠時,曾出土了一批文物。1980~1982年陜西省文管會與縣文化館聯合發掘了渭橋村漢墓、唐東渭橋遺址。1983年,縣建材廠在取土時亦有文物出土。加之文物普查所獲,今收藏珍貴文物共計400余件,其中國家級文物46件。
新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有生產工具石斧兩件,一式長6.9厘米,寬4.5厘米;一式長14厘米、寬6.5厘米,磨制,有使用痕跡。另有骨錐等。平底罐、卵形罐、深腹罐共30多件,系泥質紅陶、泥質灰陶,以灰陶居多。其紋飾有劃紋、繩紋。
石斧
龍山文化:有耳杯數件,長10.4~12厘米、寬7.3~9.1厘米,泥質灰陶。葫蘆瓶,口徑3.3厘米,底徑4.6厘米,腹徑21.3厘米,高11.7厘米。彩陶。幾何紋。
商周時期
甑,高18.4厘米,口徑40厘米,底徑14.8厘米,灰陶。凸弦紋。繩劉灰陶鬲、鼎數件,柱足,鼓腹,直耳。陶豆、陶駱駝,小巧別致,造工精細。銅豆,上口徑11.3厘米,盤徑40.6厘米,高12.8厘米,底面飾餮餮紋,是周代青銅禮器的代表器物。
銅豆
秦漢時期
陶倉、陶灶、陶豬、陶狗、陶雞等數件。文字瓦當“長生無極”,中心為乳丁紋用雙線十字界格。筒瓦,外飾繩紋,內飾布紋。另有漢代五銖錢,銅鏡無銘文,有鈕。
“長生無極”瓦當
隋唐時期
藏品以唐三彩馬、鎮墓獸見絕。另有三彩駱駝、舞女俑、武士俑、盒、盤、缽。其中有三彩小碗一對,面壁白色,內各塑小金魚一尾,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堪稱唐代工藝的佳品。另有白執壺,1984年參加陜西省珍貴文物展出,今珍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隋瑞獸葡萄紋銅鏡,無論大小或形制為館藏諸銅鏡之冠。銘文:盤龍麗匣舞鳳新臺鸞驚影見日曜花開團疑壁傳月似輪迥端影形鑒遠膽照光來。
宋元時期
瓷器有瓶、碗、盤、壺等,壺多為黃瓷和綠瓷,一般高為36~40厘米,口徑13~15厘米,腹圍80~93厘米,底徑13~16厘米不等。其紋飾有動物紋、弦紋,腹部有兩個對稱的模壓鋪首銜環。
銅錢有大觀、政和、紹圣、元佑、熙寧、咸平、天光等鑄制年號若干枚。
明清時期
本縣有不同款式的瓷瓶數件。另有圖案新奇的蠟臺一座。字畫以白遇道楷書中堂條幅稱絕。
高陵縣重要文物分布示意圖
注:1.馮翊城(左輔都尉城)遺址2.高陸縣城遺址3.千春縣城遺址4.鹿苑縣城遺址5.陽陵(弋陽)縣城遺址6.米家崖遺址7.漢陽陵陪葬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