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主筆 黨 智
本縣人民勤勞厚重,崇文尚禮,相沿積久,具有明顯的傳統性和濃厚的地方特點。由于歷史條件的局限,民俗中也多少帶有一些迷信色彩和不健康因素。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科學知識的普及,帶有封建迷信色彩和愚昧落后的習俗,逐漸被人們淡化以至消亡。一些違反科學和不健康的陳規陋習,被人民政府明令禁絕,文明有益的傳統風尚得到繼承和發揚。
歷史上,縣內曾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供宗教活動的寺院、道觀、教堂等場所代有廢興。民國時期,僅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中國成立后,外籍傳教士被驅逐出境,人民政府對宗教實行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三自”(自治、自養、自傳)方針,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文化大革命”期間,教會受到沖擊停止活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經過撥亂反正,落實宗教政策,恢復了正?;顒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