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shù):次
諧音類
瞎子夾的氈——胡鋪(撲)哩。
納鞋底不用錐子——針(真)美。
吃掛面不調(diào)鹽——有鹽(言)在先。
棗胡(核)解板——兩鋸(句)。
釘鍋的搖——不釘(定)。
對著窗戶吹喇叭——鳴(名)聲在外。
翻穿皮襖——裝羊(佯)相。
妗子死丈夫——沒舅(救)了。
孔夫子的弟子——賢(閑)人。
彎鐮打刀——改斜(邪)歸正。
豬八戒背稻草——要人沒人,要柴(才)沒柴(才)。
孔夫子搬家—盡是書(輸)。
飛機(jī)上掛電壺(熱水瓶)——高水瓶(平)。
和尚的家——廟(妙)。
廟墻上個(gè)窟窿——廟(妙)透了。
鹽店門說話——咸(閑)話。
彈花的娶媳婦——不是一弓(功)來的。
垂子打磨石——石(實(shí))打石(實(shí))。
大蔥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麻雀落在谷穗上——鹐(謙)粟(虛)。
六月的蘿卜——少窖(教)。
外甥打燈籠——照舅(舊)。
膝蓋上釘掌——離蹄(題)太遠(yuǎn)。
碗大個(gè)西瓜一拃厚的皮——瓜(傻)實(shí)啦。
老鼠鉆到書箱里——咬文嚼紙(字)。
和尚打傘——無發(fā)(法)無天。
一個(gè)指頭剝蔥——指(自)能。
背的麩子上集——糶(調(diào))皮。
手剝洋蔥——層層有里(理)。
屎巴牛滾蛋子——倒推(退)。
茅房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蒼蠅過日子——屎(死)里求生。
喇叭放在雨地里——淋(臨)銅(潼)。
背鍋?zhàn)由仙健?錢)緊。
喻事類
兩個(gè)啞巴親嘴——好的沒法說。
貓哭老鼠 ——假慈悲。
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做夢娶媳婦——盡想些好事。
旗桿上掛燈籠——高明。
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十畝地一棵谷——獨(dú)苗。
閻王爺作報(bào)告——鬼話連篇。
脖子纏裹腳——臭了一圈。
黃瓜打驢——只是一下的買賣。
狗掀門簾——全憑一張嘴。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看戲流眼淚——為古人擔(dān)憂。
騎驢割黍——錯(cuò)的茬大。
吊死鬼擦粉——死要臉。
十五個(gè)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正月十五貼門神——遲了半個(gè)月。
搭的撥架上樓哩——差的桄桄遠(yuǎn)。
賊娃子打官司——場場輸。
老虎脖子掛佛珠——假善人。
瞎子點(diǎn)燈——白熬油。
帽瓣稍上拴辣子——掄紅人哩。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啞吧吃黃連——有苦難言。
胸前掛笊籬——?jiǎng)谛摹?/p>
老旦作揖——二昏頭了。
罐罐上拴鐵絲——硬系。
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狗攆鴨子——呱呱叫。
山墻上掛門簾——沒門。
搟杖吹火——一竅不通。
搟杖吹笛——沒眼眼。
吹鼓手仰脖子——起高調(diào)。
拿的元寶跳井——舍命不舍財(cái)。
瞎子吃湯元——心里有數(shù)。
放羊娃拾酸棗——捎帶活。
老鼠鉆風(fēng)匣——兩頭受氣。
刨耙鋤地——攤的寬。
紅蘿卜調(diào)辣子——吃出沒看出。
馬尾穿豆腐——難提。
騎毛驢看戲本——走著瞧。
屎巴牛(蜣螂)支桌子——硬撐。
白屎巴牛——缺物。
老鼠舔貓臉——危險(xiǎn)。
癩蛤蟆跳到腳面上——死懔人哩。
圍棋盤上下象棋——不識譜。
麻袋繡花——底子太差。
喻物類
紙糊的墻——靠不住。
和尚的帽子——平塌塌。
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
鐵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
店里的虼蚤——吃客哩。
張飛擔(dān)的毛栗子——人硬貨扎哇(棘手)。
河里的泥鰍——翻不起大浪。
砌墻的磚頭——后來者居上。
雙手敬禮——多此一舉。
丫環(huán)拿鑰匙——當(dāng)家不做主。
苦楝樹上彈琴——苦中作樂。
木匠吊線——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掮的碌碡塌月亮——可笑不自量。
狗瞅星星——一片子。
背的褡褳攆駱駝——攆上搭不上。
對著鏡子作揖——自我恭維。
老鼠拉锨把——大頭在后頭。
狗喝面湯——耍舌頭。
棒槌撬牙——夯口。
狗逮老鼠——多管閑事。
涇渭堡東邊的河——清是清,濁是濁。
老鼠掉在面缸里——又是喜又是憂。
聾子的耳朵——樣子貨。
月里的毛(音mu)娃(嬰兒)想吃咸陽的琥珀糖——碎心咋想著哩?
剃頭匠的擔(dān)子——一頭熱。
瓜地里的庵子——刁料料。
省城的叫化子——口頭高。
鐘樓底的麻雀——經(jīng)過大世面。
墻里的柱子——暗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