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一束鮮花寄深情,兩處追思啟新程。連日來,高陵區組織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清明主題活動,讓文明實踐走心走實。

4月2日,崇皇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志愿者來到白文范烈士陵園。大家懷著無比崇敬之情仔細擦拭白文范烈士紀念碑,清理周邊雜草落葉,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默哀致敬,列隊舉行簡短而隆重的悼念儀式,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緬懷先烈、賡續紅色血脈的實踐教育,更是一次凝聚信念、砥礪初心的精神洗禮。參與者紛紛表示,將銘記歷史,傳承烈士精神,以更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更強的責任擔當投身到學習和工作中,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金鹿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巧手做青團民俗憶清明”活動現場,大家圍坐一起,在志愿者的教學下,把面團揉捏成花苞狀厚片,再把豆沙餡加在里面,捏住封口,揉搓均勻,瑩綠的清明果逐漸成型,不一會兒,一個個碧綠的青團就完成了,做好的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散發著淡淡的艾草香氣,大家細細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清香宜人,軟糯可口,“春天的味道”從味蕾中溢出。

4月3日,玉龍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詩意寄清明·文明祭先人”詩朗誦活動中,表演者們以抑揚頓挫的語調,帶領現場觀眾穿越千年,感受清明文化的深厚底蘊。大家用飽滿的情感演繹了《緬師先烈,初心如磐》《英雄的黎明》《中國人的清明節》《血脈里的清明》《熱血頌》《清明賦》等經典作品,以詩載道、以文化人,不僅讓轄區居民重溫了清明文化的深厚底蘊,更激發了大家的愛國情懷。

涇渭路社區、水景社區、上林社區、紅崖頭和渭濱社區等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文明祭祀,綠色清明”文明宣傳活動,志愿者向居民發放并解讀文明祭祀倡議書,詳細介紹傳統祭祀陋習的危害,向居民普及文明祭祀知識,呼吁大家采用鮮花祭祀、網絡祭祀等綠色方式追思故人。

“敲然春意染綠清明”,清明時節,鹿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手工拓染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參與。活動室里充滿春天的氣息,桌上擺放著新鮮采摘的樹葉和花卉,色彩斑斕、形態各異。志愿者向居民們詳細講解了拓染的歷史背景及操作技巧,并現場演示如何將植物的顏色和紋理印染到布料上。居民們精心挑選、巧妙擺放、輕輕敲打……不一會兒,一幅幅獨一無二的作品誕生了。參與者們拿著自己的作品愛不釋手,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自然之美與傳統技藝之妙在大家指尖相得益彰,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傳統文化得以弘揚,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他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今后會更加注重綠色環保,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力量。

涇康園社區和長慶龍鳳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將非遺文化與節氣習俗相結合,精心組織別開生面的 “繪傘寄情 共赴春之約”,邀請轄區居民以素傘為紙、思念為墨,共同體驗手繪油紙傘這一非遺文化。筆畫寄思,承載著大家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也傳遞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承諾以文明、環保的方式進行祭祀,摒棄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傳統陋習,用鮮花祭祀、網絡祭祀等綠色方式緬懷先人……。”參與群眾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宣讀倡議書,并在橫幅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