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各位觀眾:大家好!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做客高陵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在線訪談”是加強政府與公眾互動交流、建立健全網上溝通機制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手段。按照區委、區政府安排部署,“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將定期開展“在線訪談”欄目。
通過公開征集訪談主題、關注輿論熱點、收集匯總互動信件等渠道,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解答,為公眾提供權威性的政策解讀,引導公眾參與政府公共管理,保證合理化建議及時處理和反饋。
訪談內容將在西安市高陵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和高陵電視臺同時公開。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做客高陵門戶網站《在線訪談》欄目。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舌尖若不安全,美味就變了味。本期訪談的主題是“護舌尖、保安全”。在今天的演播室里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高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科杜文平科長,共同聊一聊關于高陵區食品餐飲安全監管工作。
嘉賓: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們、網友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通過《在線訪談》欄目與大家溝通、交流。借此機會,衷心感謝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食品餐飲安全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主持人:再次感謝杜科長來到我們的演播室。近幾年不停有一些食品安全案例被媒體曝光,讓老百姓更加關注“舌尖上的安全”。現在,隨著監管和監管力度不斷加強,我國食品安全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但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還是有些許差距。食品餐飲安全一直是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杜科長,在我們的訪談開始之前您能不能給我們的觀眾、網友朋友們介紹一下當前我區食品餐飲產業基本情況。
嘉賓: 好的。我區目前有獲證的食品生產企業61家,食品加工小作坊221家,餐飲服務單位2191家,食品銷售單位2039家。近年來,全區未發生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勢平穩可控、穩中向好。
主持人:杜科長,請您介紹一下2022年以來咱們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食品餐飲監管方面采取的措施及成效有哪些?
嘉賓:好的。隨著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人民群眾更加重視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吃得好、吃得安全”成為事關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2022年至今,我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四個最嚴”要求,不斷完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結合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及三個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年”活動,堅持問題導向、以點帶面,全面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強化整治見成效,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治理水平,實現了全域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以強有力的監管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強化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針對群眾關注度比較高的熱點問題,我局積極組織開展了學校及周邊食品安全、過期食品變質食品及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特殊食品、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餐飲服務環節、農村集體聚餐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品種的一系列專項整治工作。
二是加大監督抽檢力度。以肉及肉制品、乳制品、面制品、
糕點、蔬菜水果、糧食制品等群眾日常大宗消費食品為重點,加大抽檢監測力度,及時公布抽檢結果。對抽檢不合格的食品,積極組織核查處置工作,督促生產經營者采取下架、封存、停止銷售、召回或銷毀等措施,控制食品安全風險。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研判食品安全風險,及時防范化解風險。2022年至今開展監督抽檢1668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834批次,預包裝食品834批次,立案85件,罰款46.2萬余元。
三是持續開展“文明餐桌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我局結合食品安全日常監管、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大力普及餐桌知識,推廣餐桌禮儀,倡導消費者節約用餐文明用餐,拒絕浪費。
四是強化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絡媒體、新聞報道、報紙宣傳等形式廣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鼓勵社會監督、群眾參與、協會倡導,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氛圍。近年來,20余次組織食品安全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網絡、進商超等“五進”宣傳活動,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監管。
五是嚴厲打擊食品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食品餐飲安全隱患和加大執法檢查頻次,強化防控措施。綜合運用各種法律手段,對違法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大幅提高違法成本,有效遏制食品餐飲安全犯罪行為。對情節惡劣、屢禁不正、可能導致較
大以上事故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對符合移交要
求的,及時移交公安部門。
主持人:學校食品安全心系社會,2023年春季學校已經開學,請問你局如何保障學校食品安全?
嘉賓:針對校園及周食品安全這一特殊環境,我們始終是把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嚴把食品經營主體準入關。重點檢查學校校園及校園周邊餐飲單位的許可證持證情況,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對學校食堂及周邊餐飲單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加強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
二是查驗食品原料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制度及食品留樣制度落實情況。加工過程有無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食品儲存溫度、時間、保質期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餐飲具、容器消毒、保潔是否落實;“三防”設施是否到位等。
三是開展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我區現有學校食堂148家,目前已對123家實行了“互聯網+明廚亮灶”視頻接入,其它25家目前正在建設當中。
四是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通過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采取鋪設展臺、發放致師生家長的一封信、發放食品安全法讀本,開展食品安全知識講座等形式,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和法律法規,提高師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守護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
主持人:“飯碗”雖小,盛著民意;“菜籃”不大,連著民心。請杜科長簡單介紹一下全區食用農產品基本情況,并且談一下食用農產品入市后采取了那些監管措施?
嘉賓:目前,高陵區共有大型農貿市場4個,大中型超市19家,食品銷售單位2039家,涉及食用農產品經營單位460余戶,食用農產品重點品種經營備案70戶。近年來,創建“肉菜銷售示范店”2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家,通過示范創建,為群眾食用農產品消費需求提供了擇優選優的平臺,同時也發揮了示范引領帶頭作用。
我們始終把強化食用農產品準入關口,嚴防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入市銷售作為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一是落實市場準入備案制度,凡從事豬肉、牛羊肉、禽肉、生鮮蛋、水產品、豆芽銷售及食用農產品貯存服務提供業務的經營者,要求取得《重點品種經營備案證》方可從事經營活動;二是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制度、索證索票制度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產品購銷記錄臺賬,對于生鮮肉經營者查驗“兩證一報告(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合格證明、非洲豬瘟檢驗合格證明)”;三是建立健全農產品安全責任可追溯制度,督促市場開辦者和農產品經營戶落實進貨查驗和查驗記錄制度,做到源頭可查、質量可控,主動做到不進、不存、不銷不合格食用農產品,堵住不合格農產品流入市場的渠道。四是加強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工作。制定了年度抽樣檢測計劃,按照千人兩份的比例,對農貿市場和食用農產品抽檢實現監督抽檢全覆蓋。并按規定將抽檢信息及時錄入國家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系統,同時在區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公示,同時做好不合格食用農產品的后處置工作。
主持人:隨著“互聯網+”模式的迅速發展,網絡訂餐已經成為很多人餐飲消費的選擇之一,給人們帶來便捷和優惠,但網絡訂餐平臺也暗藏了一些無證經營的違法違規經營者。對此,市場監管部門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加強監管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明確其應盡的食品安全責任義務。二是組織開展線上線下網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建立完善網絡食品經營主體市場準入機制,強化網絡平臺監控,規范網絡餐飲服務單位食品經營行為,促進網絡餐飲經營秩序明顯好轉。三是大力推行外賣食品的餐食封簽管理,切實做到“一餐一簽”,保障外賣配送途中餐品的安全。四是加大力度,嚴厲打擊網絡餐飲經營違法行為。2022年,“美團”“餓了么”平臺按要求認真落實對入駐餐飲單位的管理責任,對存在超范圍經營涼菜問題的商家實施下線處理,截至目前已下線124家。
主持人:感謝杜科長詳細的回答,讓我們在短時間內了解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相信在我區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區食品行業一定會有很良性的發展。今天訪談就進行到這里,非常感謝杜科長的解答和廣大網友的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嘉賓: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