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各位觀眾:
觀眾朋友大家好,這里是《承接“北跨 ”戰略 共建法治政府”》欄目。本欄的宗旨是深入貫徹落實“八五”普法規劃,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將創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作為“法治高陵”建設的重要契機和有力舉措,緊密圍繞承接西安北跨大格局,全力推進依法治區進程,提高全區公民的法律素養,在全區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固體廢物產生量與日俱增,垃圾污染對城市生態環境、市容環境的影響,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城市管理的難點問題。今天,我們特意邀請區城管執法局黨委委員王偉,向大家介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污染防治相關工作。
主持人:首先,請您向我們介紹什么是生活垃圾?什么是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嘉 賓:生活垃圾,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建筑垃圾,是指單位和個人新建、改建、擴建、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道路施工,裝飾裝修房屋等所產生的渣土、棄料及其他廢棄物。
具體來講,生活垃圾可以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可回收物,指適宜回收和循環再利用的生活廢棄物,包括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制品、廢金屬、廢織物等;有害垃圾,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廢鎳鎘電池和廢氧化汞電池、廢熒光燈管、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和溶劑及其包裝物、廢含汞溫度計、血壓計、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廚余垃圾,指家庭、餐飲經營場所、集貿市場等產生的易腐有機生活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過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植物等;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包括餐巾紙、煙蒂、污損紙張、舊毛巾、大棒骨等。
主持人:在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處置活動中,主要都涉及哪些環節、哪些方面?相關法律法規又是如何規定的?
嘉 賓:首先,在生活垃圾方面:《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條例》提出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閉環管理。從生活垃圾前端分類投放、中端定時定點收集轉運、末端無害化處理以及減量化、資源化各個環節,進行全流程規范。在分類投放環節,明確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確立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對單位、居住區、公共場所收集容器的設置作出規范。在分類收集、運輸、處置環節,明確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運方式,嚴格規范收運和轉運行為,規定了生活垃圾的主要處置方式。《條例》重點對全過程管理各環節主體的責任作了明確,力求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垃圾產生者、政府部門、管理責任人、收運處置單位、社會組織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全社會責任體系。
其次,在建筑垃圾方面:我們日常監管所依據的是《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條例》也是從建筑垃圾的排放、運輸、消納和綜合利用等處置活動進行了具體規定。《條例》指出設立建筑垃圾排放、運輸、消納許可制度,規定排放、運輸、消納建筑垃圾,應當取得《西安市建筑垃圾處置證》,規范了建筑垃圾處置行為。明確了建筑垃圾運輸人應當遵守的相關規定,要承運經批準排放的建筑垃圾,不得私自承運未經批準的建筑垃圾,要實行分類運輸,不能將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危險垃圾混合運輸傾倒,要按照規定的時間、速度和路線行駛,不得隨意改變運輸線路和時間,要運輸至經批準的消納、綜合利用場地,杜絕隨意傾倒違法行為的發生,要保持車輛整潔、密閉裝載,不得沿途泄漏、遺撒等。
主持人:如果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未在規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該面臨什么樣的處罰?如果未經批準擅自排放、運輸、消納建筑垃圾,又該受到怎樣的處罰?
嘉 賓:《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家庭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間、地點、種類投放;可回收物投入相應的收集容器或者交售給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家庭廚余垃圾瀝干投放,餐飲經營者產生的廚余垃圾投放至專用垃圾收集容器;有害垃圾中的燈管、水銀產品等易碎或者含有液體的,采取防止破損或者滲漏的措施后投放;家具、電器等體積大、整體性強或者需要拆分再處理的垃圾,預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回收或者投放至指定地點;禁止將建筑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等混入生活垃圾進行投放。
對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未在規定的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按照《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第六十八條規定,由城市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百元以下罰款。
《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第八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七條規定,建筑垃圾排放、運輸、消納都需要向城市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相應資料。未辦理《西安市建筑垃圾處置證》擅自排放、運輸、消納建筑垃圾的,按照《西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第五十三條規定,由城市管理部門責令限期補辦,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主持人:作為我們公民個人,應該如何去做好垃圾污染防治工作?
嘉 賓:作為我們個人而言,我呼吁大家,牢固樹立公民意識、公共意識和責任意識,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在公共場所將生活垃圾準確投放至生活分類垃圾箱。在家里將生活垃圾按可回收、有害、廚余、其他垃圾進行分類,并準確投放至小區公共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讓生活垃圾分類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同時,嚴禁隨意傾倒建筑垃圾,日常生活中如果新建、改建、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產生渣土、棄料應交由取得《西安市建筑垃圾處置(運輸)證》的運輸單位和個人運輸。希望大家通過踐行綠色的生活方式帶動身邊的家人、鄰居、朋友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糾正不規范投放行為,爭當垃圾分類踐行者、宣傳者和推動者,讓更多的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主持人: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承接“北跨 ”戰略 共建法治政府”》欄目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節目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