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網友、各位觀眾:大家好!
“在線訪談”是加強政府與公眾互動交流、建立健全網上溝通機制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手段。按照區委、區政府安排部署,“陜西高陵”門戶網站將定期開展“在線訪談”欄目。
通過公開征集訪談主題、關注輿論熱點、收集匯總互動信件等渠道,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解答,為公眾提供權威性的政策解讀,引導公眾參與政府公共管理,保證合理化建議及時處理和反饋。
訪談內容將在陜西高陵門戶網站和高陵電視臺同時公開。
主持人:您好!
嘉賓: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需求激增,推行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被提上國家議事日程,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作為政府激發社會資本活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盤活公共服務資源的重要抓手,對暢通融資渠道,減輕財政負擔,轉變政府職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主持人: 什么是PPP?
嘉賓: PPP是英文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簡稱,又稱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各種長期合作關系的總稱。
主持人: 哪些項目適合采用PPP 模式?
嘉賓: 總體來說,PPP 模式適合推廣的項目涵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等領域,包括:能源、交通運輸、市政工程、農業、林業、水利、環境保護、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游等。
主持人: PPP模式相較傳統模式的優點有哪些?
嘉賓: PPP模式通過構建公共產品新產權關系,整合公私部門的各自優勢,來拓寬企業的發展空間,緩解財政支出壓力,提高公共產品供給效率,主要優點有以下幾方面:
1. 消除費用的超支
2. 轉變政府職能
3. 使投資主體多元化
4. 提供高質量服務
5. 風險分配合理
主持人: PPP 模式的合作期限是多長時間?
嘉賓: 根據《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示范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規定,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期限原則上不低于10 年,最長不超過30 年。
主持人: PPP 模式有哪些重要特征?
嘉賓: 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特征:
1. 合作伙伴關系(也是PPP模式最重要的特征)
2. 利益共享
3. 風險共擔
4. 激勵相容
5. 物有所值
6. 全生命周期
主持人: PPP 模式是如何進行具體的流程操作的?
嘉賓: 概括來講:PPP 模式的具體流程操作分為五個階段。
1. 項目識別
2. 項目準備
3. 項目采購
4. 項目執行
5. 項目移交
主持人: PPP 模式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嘉賓: 目前我國PPP工作還處于探索起步階段,加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項目投資規模大、回收期長、收益率低、融資不便利等特征,導致社會資本方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項目開工率比較低,在具體運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政策制度不健全,缺乏專門的法律法規。
2.信用基礎薄弱,契約精神不足。
3.融資渠道有限,融資成本過高。
4.付款機制不完善,投資回報不確定。
5.金融體系不完善,退出機制不順利。
6.操作經驗不足,復合型人才缺乏。
主持人: PPP模式運行中的對策有哪些?
嘉賓: 要有效解決PPP模式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完善制度框架,健全法律體系。
2.強化合同精神,提高契約意識。
3.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4.完善回報機制,保障合理收益。
5.規范退出機制,保障退出暢通。
6.加強業務培訓,培養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主持人: 地方財政部門在推進PPP 模式中該做些什么?
嘉賓: 推進運用PPP模式,不僅能有效緩解政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資金缺口問題,而且也是一項創新的財政政策工具,作為財政部門,應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全面統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管理工作,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 組織協調
2. 項目篩選
3. 物有所值評價(評價從定性和定量兩方面開展)
4. 財政承受能力論證(不超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
5. 監督管理(防止將項目變為明股實債)
6. 績效評價(評價結果作為政府開展PPP管理工作的決策參考依據)
主持人: PPP 模式的推廣有哪些重要意義?
嘉賓: 1.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必然要求。
2.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機制變革。
3.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構建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
主持人: 目前,我區財政部門在PPP模式推廣應用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嘉賓: PPP模式在我區的應用起步較晚,包括市級層面在推廣運用該模式方面也相對滯后,作為我區財政部門,今年以來一直在不遺余力地進行學習和推動,同時我們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例如:
1.邀請陜西金控大岳咨詢公司對全體財政干部作多次PPP融資模式專題培訓,使廣大干部從對PPP模式的完全陌生,到對該模式的起源發展、概念及操作流程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
2.選派青年干部到陜西金控大岳咨詢公司實地學習,讓干部深入項目一線,從頭學起,了解掌握PPP項目從策劃包裝到落地實施的全流程,為我區運用PPP模式儲備必要的政策理論及人才。
3.多次到藍田灞河綠化(產業帶)等PPP項目考察調研,為我區PPP項目前期資金如何投入,尋找依據并提供參考和借鑒。
4.積極組織區級相關部門及財政部門內部人員參加西安市財政局舉辦的PPP業務培訓,使我區PPP工作參與部門業務人員知識技能有了穩步提升。
總之,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PPP模式,是目前財政部門的一項重要新任務。我們將勇挑重擔、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推動我區PPP工作實現新發展、新突破,為財政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