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和面,打料,成型,烘烤……1月12日,記者走進臨潼小金扶山食品廠生產車間看到,散發著誘人香氣的糕點正從全自動化生產線上排列而過,不久后便會銷往臨潼、藍田、商洛等地;生產線旁,6名工人一邊注意機器設備的運轉,一邊給糕點稱重。
看著眼前這個機械化程度高、外觀整潔漂亮的工廠,以及生產車間里井然有序的場景,西安市臨潼區小金街道小金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新平不禁感慨:“一路走來,廠子能有今天不容易。”
窮則思,脫貧有了新路子
小金村因地處小金山而得名,屬山地丘陵區,是地質災害滑坡危險點。受地形限制,過去,小金村曾被列為省級評定的貧困村之一,轄區659戶249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71戶638人。
“以前就像大伙兒說的那樣,村民家門口不是柴堆就是糞堆,出門兩腳泥、屋里屋外一樣臟。”小金村村民張麗娜說,2016年,自從駐村扶貧工作隊進駐后,村里道路加寬了,路燈變亮了,村民搬進了新居,日子一天比一天強。
眼看著村里環境衛生不斷改善,為徹底解決貧困戶脫貧后返貧的問題,2018年,小金村經濟合作社聯合民間個人資本籌建了小金扶山食品廠,利用“產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生產蛋黃酥、軟香酥、水晶餅、桃酥、月餅等產品。
在本不富裕的村里辦廠,并非易事。很快,資金不充裕、管理沒經驗、銷售沒路子、生產跟不上……各種問題就擺在了駐村扶貧工作隊面前。“起初,廠子的運營和管理只在初級階段,即使駐村扶貧工作隊給產品找到了銷路,可生產也跟不上。”小金扶山食品廠負責人宋飛告訴記者。
為了解決食品廠生產難題,駐村扶貧工作隊多次開會并前往廣東調研。“兩次去廣東我都是自費,咱的底子太薄了,能協調來30萬元全自動生產線的費用極不容易,這個時候不想再給組織和廠子添負擔。”劉新平的做法至今仍讓宋飛感動萬分。2019年11月,在劉新平的努力下,小金扶山食品廠引進了一條全自動食品生產流水線。
思則變,生產銷售下功夫
生產問題要解決,給產品拓寬銷路同樣重要。隨后,劉新平積極聯系多家旅游公司,一家一家不厭其煩地談,終于拿下了不少訂單。2019年中秋時節,小金扶山食品廠實現盈利29萬元。
在引進生產線設備之前,劉新平對小金扶山食品廠進行了一次全面改造。“以前人們路過廠子,都不知道這里是干什么的。”劉新平說,修整后的生產車間按照食品藥品的管理規定,員工通道、參觀通道界線分明,廠子外面的宣傳標語也格外醒目。
基礎設施建設好了,生產線也有了,為適應市場、降低成本,對員工的培訓也不敢馬虎。劉新平駐村前是臨潼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服務中心全民創業辦公室副主任,駐村后為了使小金扶山食品廠員工的業務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他多次與局里溝通,對廠里員工進行線上線下的培訓。
“每月1600元的穩定工資,下班后我還能回家給孩子做飯。比到外面打工強多了。”在廠里上班的任粉玲說。
小金扶山食品廠所有產品均經過有關部門嚴格檢驗,產品各項指標均達到國標要求。“以前如果工人一天8小時不停歇工作,能生產糕點2000個。現在使用生產線1小時就能加工6000個糕點。”宋飛說,這大大提高了食品廠的競爭力,贏得了較為廣闊的市場。
變則興,艱難中自救自強
2020年1月,眼看著臨近春節,生產設備調試已經到位,人員經過培訓已熟練,小金扶山食品廠的訂單驟增,工廠里的20多名工人實行兩班倒,每天從早忙到晚。算下來,廠里一共有價值近200萬元的產品。大伙兒信心滿滿地準備打一場翻身仗。
誰料天有不測風云,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安排。“當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我們很多訂單都被退了。村里封村,車進不來也出不去。”劉新平即使現在講起當時的情形也難以平靜,“生產的糕點不能久放,這可愁壞人了,大家整宿整宿睡不著覺。”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劉新平深知自己的使命和擔當。他召集小金扶山食品廠負責人開會,大家一致決定,既然糕點沒辦法銷售,那就送給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者。說干就干,宋飛一行帶著大批美味的糕點來到西安公交總公司、臨潼區防疫指揮部及各街道防疫點等地。“雖然企業困難,但大難面前,這也是盡了我們的綿薄之力。”宋飛坦言。
此后,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為使群眾不失去信心,食品廠在艱難的情況下積極復工復產,產品的滯銷問題也得到了部分解決。
目前,小金扶山食品廠訂單越來越多,生產銷售進入正常化,經營狀況也逐漸好轉。“雖然我們規模小,但我們的目標很大、信心很足。”劉新平告訴記者,下一步,小金扶山食品廠準備與電商平臺、線下商超合作,把“益思濃”品牌打造成陜西省知名品牌,帶領更多村民致富。
此欄目已歸檔
歸檔時間: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