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4年,高陵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級、市級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扎實推進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展現新氣象、取得新成效,為高陵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現將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始終堅持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
一是全面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述法點評工作機制,每年召開區委書記點評法治工作會議。區委、區政府通過常委會會議、常務會議和專題會議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八五”普法、復議應訴和行政執法權下放等工作匯報,對重大問題進行研究部署,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法治政府建設全過程各方面。
二是著力夯實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責任。圍繞全省“三個年”活動和全市“八個新突破”重點工作任務,緊盯法治政府建設短板弱項,制發關于《陜西省關于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若干措施》的落實措施和《高陵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壓緊壓實各部門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責任。
三是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機制。堅持全區“一盤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任務落實落細,在全區開展法治政府建設暨《陜西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貫徹落實情況、行政應訴“三項機制”落實情況等法治督察3次,切實解決法治政府建設中的突出問題,提升法治政府建設整體水平。
(二)持續優化政府機構職責體系
一是推進政府職能協同高效。對區級部門權責事項清單進行動態調整,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健全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持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動糧食稽查、勞動監察、城建監察、水政監察行政執法職能回歸機關,向各街道辦事處下放24項行政執法事項并開展專題培訓,確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監督”。
二是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全面梳理許可事項及備案事項,258項行政許可事項、266項行政備案事項全部納入清單化管理。實現“15分鐘政務服務圈”全覆蓋、全程網辦率達到85%以上。全面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制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目前國辦第一批13個和市級“為民實事”10個事項任務已全部實現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共服務企業群眾20024次。
三是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在全區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法規政策清理工作,破除制約企業發展的制度障礙。建立“審批+勘驗+代辦”集成服務保障機制,為106個在建市區兩級重點項目解決問題36個;開發“云審批”微信小程序,創新推行視頻幫辦代辦,打造“智慧審批”;持續優化“勘驗即發證”服務模式,勘驗一次性通過率由53.4%提升至95%;打造“小陵代辦”服務品牌,為39家規上企業代辦事項72件,節省企業辦理時間266個工作日,全年新增市場主體5429戶,《高陵區優化營商環境助力規上企業發展》經驗做法被省職轉辦刊發,在全省推廣復制。
(三)嚴格落實依法決策工作機制
一是強化依法決策意識。制發《高陵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清單》,定期組織開展集體學法活動,2024年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法7次、區政府常務會議學法7次,區政府及部門領導班子旁聽庭審3次,開展“一把手”跟執法活動128次,切實提高領導干部法律素養和依法決策能力水平。
二是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認真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陜西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規定》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落實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等法定程序,依法依規決策重大事項,編制重大行政決策事項3個,備案審查行政規范性文件2件。
三是健全依法決策咨詢機制。充分發揮法律顧問“智囊團”作用,區政府法律顧問通過參加研判會、提供法律意見書等方式,在公共政策措施制定、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提供了高質量咨詢意見。2024年,區政府法律顧問列席區政府常務會議20次,參加各類區政府專題會議30次,代理區政府行政訴訟案件75件,區政府合同及其他各類文件審核130余件,參與159件區政府行政復議案件審理,協助開展行政爭議研判化解。
(四)切實加大行政執法監督力度
一是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建設。制發《2024年度行政執法監督工作計劃》《貫徹落實〈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實施方案》,完善《特邀行政執法社會監督員管理辦法》,建立了由23家單位組成的行政執法統籌協調監督工作會商機制,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掛牌成立,為行政執法監督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是強化行政執法質量考評。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2次,“全覆蓋式”行政執法質量考評1次,分析研判形成正反典型案例9個,及時通報評查結果,跟進問題整改。嚴把行政執法人員入口關,組織2次行政執法證件申報考試工作。嚴格執行證件“紅黃綠”管理規定,開展行政執法證件清理專項行動,全年累計清理證件19個,完成證件信息變更19個。
三是開展行政執法專項整治。開展行政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活動,著力解決執法方式簡單僵化等5方面突出問題。強化食品安全行政執法專項監督工作,督促指導區發改委、區市場監管局、區衛健局、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等4部門全力整治食品安全行政執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
(五)依法預防處置重大突發事件
一是提升安全隱患整治能力。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區委、區政府先后召開安全生產工作專題會議16次,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各級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春節、兩會等重點時期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二是提高突發事件依法處置能力。強化預案管理和應急演練,在全市率先建成直升機簡易停機坪,為應急狀態下空中救援奠定了基礎。強化信息聯動和指揮調度,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地區協作機制,一體推進會商研判、信息共享、預警預報、應急響應貫通聯動,推動建成科學規范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
三是夯實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強化應急科普宣傳,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媒體,在5·12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等重要節點開展科普宣傳“五進”活動,教育引導各生產經營單位、職工、群眾增強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意識,夯實公眾參與社區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根基。
(六)扎實做好矛盾糾紛預防化解
一是加強行政調解工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健全多元化解機制,綜合運用司法調解、行政調解和人民調解“三調聯動”,從根源上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成立“和為貴”等品牌調解工作室5個,全區“大調解”工作格局基本建立,矛盾糾紛化解率達到98.6%。
二是規范復議應訴工作。嚴格依法辦理行政復議案件,堅決糾正違法、不當行政行為,2024年共受理159件行政復議案件,辦結134件,發出《責令履行通知書》3份,辦理市政府復議答復案件46件。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在全市率先出臺行政應訴“三項機制”,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成效顯著。支持法院依法受理和審理行政案件,切實履行生效裁判,認真做好司法建議、檢察建議落實反饋工作。
三是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認真貫徹《信訪工作條例》,規范信訪工作程序,推動信訪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實。強化信訪矛盾源頭治理,落實信訪部門“三項建議權”,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推動信訪積案攻堅化解。
(七)全面強化行政權力制約監督
一是推動形成監督合力。依法接受區人大常委會監督,自覺接受區政協民主監督,辦復市人大常委會建議3件、市政協提案7件,區人大常委會建議91件、區政協提案152件,市、區人大常委會建議、政協提案答復率滿意率均為100%。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強化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執法監督、行政復議等監督作用,切實把政府各項工作納入法治軌道。
二是加強政府督查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政府督查工作條例》,對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省市區重點工作任務、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領導批示落實情況開展“跟進式”督辦,定期統計事項辦結情況,全力推動中央和省級、市級、區級重大決策落地見效。
三是推進政務公開規范化。在政府門戶網站設立“政務五公開”專欄,及時、有效、規范向社會公開高質量項目、招商引資、穩崗就業等重點領域信息,全年公開各類政務信息9288條,領導信箱欄目收到群眾信件336件,“依申請公開”專欄提交公開申請116件,均已全部辦結,符合法定條件要求的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答復率達100%。
二、2024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總體來看,全區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公共法律服務供給與群眾日益增長的用法需求有差距,人才隊伍建設成效與高質量發展要求還不匹配,基層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體制尚未完全建立。
三、2025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一)進一步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綜合運用學法、用法、述法等方式,持續強化“關鍵少數”法治理念教育,壓緊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級、市級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扎實推動法治政府建設高質量發展。
(二)進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促進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提高政府效能,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不斷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推進政務服務好辦易辦,完善掌上辦事指引、簡化辦事操作。
(三)進一步夯實法治政府基礎建設
加強覆蓋城鄉、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做好“八五”普法終期驗收工作,在全社會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