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日,關于醫保藥品追溯碼的情況引起關注討論。通過醫保藥品追溯碼到底是怎樣精準發現有關違法違規行為的?小編整理了醫保藥品追溯碼幾種可能的應用場景,并再次提醒朋友們,你在“串換”、碼在“計算”、眾人在“笑看”,呼吁大家,千萬別再倒賣醫保藥品了!
場景1:精準鎖定將生活用品“串換”為醫保藥品銷售的違法線索
A市A藥店為套取醫保基金,在銷售洗發水、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時,將這些生活用品“串換”為消炎藥品、退熱藥品等醫保藥品進行結算,相關醫保藥品追溯碼在該藥店的銷售終端被反復掃碼上傳。
醫保部門通過大數據篩查,就可以發現該藥品銷售追溯碼被重復掃碼的異常情況,并精準鎖定違法問題線索。A藥店以為既賣了洗發水,還可賣消炎藥,實際上多次掃碼結算過的消炎藥,一筆一筆都被確認為欺詐騙保。
場景2:精準鎖定倒賣“回流藥”的違法線索
2024年5月,B市B醫院銷售了若干口服液藥品,并進行藥品追溯碼信息掃描上傳;2024年7月,這些口服液追溯碼信息又在C市C藥店再次掃描上傳。
該批藥品追溯碼信息重復上傳的真實原因為:該藥品是集采藥品,在醫院售價相對較低,藥販子將該批藥品低價回收后銷售到藥店,藥店再提高價格進行二次銷售。
醫保部門通過大數據,可及時發現該藥品追溯碼信息在醫院和藥店之間重復上傳的異常情況,進而精準鎖定“回流藥”的違法線索。一旦發現“回流藥”,賣藥的參保人信息完全透明,他/她將迎來醫保的追究甚至刑法的追查;中間倒藥的機構信息完全透明,非法經營藥品等方面的刑事或行政責任難逃;賣“回流藥”的藥店或診所信息也完全透明,必將迎來嚴厲的處罰。
場景3:精準鎖定虛假銷售的違法線索
2024年6月,D市D藥店使用同一膠囊的追溯碼反復結算300次,但該膠囊在該藥店的入庫數量僅為50盒。該藥店涉嫌重復使用同一藥品追溯碼反復結算套取醫保基金。
醫保部門通過大數據,可及時發現該藥店藥品銷售數據大于實際進貨數量等異常情況,進而精準鎖定虛假銷售套取醫保基金的違法線索。
場景4:精準鎖定制售假藥劣藥的違法線索
2024年8月,同一盒藥品追溯碼信息連續出現在E市E藥店、F市F藥店、G市G藥店等多個地區的不同藥店。這種情況的真實原因為:多盒藥都印有完全相同的追溯碼信息,但最多僅有1盒藥為真藥,其余藥品均為假藥劣藥。
醫保部門通過大數據,可及時發現不同地區不同藥店短時間內上傳同一追溯碼這一異常情況,進而聯合有關部門精準鎖定制售假藥劣藥的違法線索。
下一步,隨著醫保藥品追溯碼效用的持續顯現,那些過去不法分子自認為“天衣無縫”的違法行為都將被精準地發現,一旦有醫保藥品追溯碼被重復掃碼,醫保大數據系統將即時捕捉并預警,讓倒賣“回流藥”、“串換”銷售等“壞人壞事”無所遁形。
大數據時代,使用醫保購買的每一盒藥品都被會被記錄在案,所有醫保藥品追溯碼掃碼痕跡都將被永久留存。或許,仍然有人還抱有僥幸心理,以為自己的違法行為能瞞天過海、不為人知,這無疑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己、追悔莫及。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朋友,如果您還在倒賣醫保藥品,該收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