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是1949年為了培養適應新中國政權所需的各類干部,由中共中央西北局決定,將延安大學、西北人民藝術學校、西北財經學校合并后成立的,是旨在大量培養各級干部素質,特別是文化素質的短期培訓班式學校。學校正式成立于1949年6月,西安市西關南火巷西邊原裕秦紗廠舊址暫作校址,同年10月將學校本部及二部搬遷至高陵通遠坊開始教學。
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在高陵通遠坊雖然只經歷了四年的教學歷程,但它為西北地區的建設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先后吸收和培養了12890名黨政和專業干部,有力地支援了西北地區人民解放戰爭的最后勝利和新區的政權建設工作。

現存的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位于高陵區通遠街道環鎮北路,共三棟建筑,建筑群總占地約8024平方米,建筑面積3055平方米,是一處典型的蘇式建筑群。2018年7月,陜西省人民政府將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5月,高陵區人民政府依托西北民大舊址歷史背景打造的西北民大舊址博物館正式建成開館。2021年12月該館被命名為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2年6月被評為市、區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篇章一:光榮傳統,由延安走來的革命大學
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成立于1949年,但其歷史卻可以追溯到中國共產黨在延安辦學時期。從全面抗戰暴發后成立的陜北公學開始,由延安一路走來,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以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為己任的情懷。



篇章二:激情歲月,通遠坊一段難忘的日子
1949年春,人民解放戰爭勢如破竹、風卷殘云,西北各地陸續解放,各級人民民主政權相繼建立,但捉襟見肘的干部隊伍遠遠不能滿足建立新政權的需要。中共中央西北局決定將延安大學遷往西安,更名為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并于同年10月開始在高陵通遠坊進行教學。
在西北局和西北軍政委員會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在直接繼承和發揚前身院校—延安大學的優良傳統下,勝利地完成了歷史所賦予的艱巨任務,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辦學風格與特色,為西北地區的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力地支援了西北地區人民解放戰爭的最后勝利和新區的政權建設工作。




篇章三:華麗轉身,西北政法大學——中國建立最早的高等政法學府之一
1953年3月,為了提高西北地區政法干部的政治、業務素質,根據中共中央西北局決定,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改組為西北政法干部學校,并于同年5月遷址西安南郊。至此,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在通遠的教學任務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1954年底,學校更名為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1958年吸收西北大學法律系后組建為西北政法學院,此后,經西安政治經濟學院、西北政法學院,到2006年11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更名為西北政法大學。












篇章四:黨員教育活動的開展
目前,西北民大舊址博物館作為高陵區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教育基地,已逐漸成為省市各單位開展黨員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被評為西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作為館校共建的重要載體,被列為西北政法大學紅色校史教育基地、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北革命史研究中心實踐基地、西安工業大學北方信息學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陜西社會主義學院現場教學點。



大家游覽到這里,想必已經沉醉在西北民大的光輝歷史中,以上展示的紅色史實,僅是“西北民大舊址”的一小部分,想詳細了解完整歷史知識,歡迎大家實地前來打卡!
游覽須知:
★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為9:00—17:00(周日閉館)。
★團隊參觀可提前撥打游客服務中心電話(029—86081116)咨詢、預約。
駕乘提示:
★公交線路:乘坐西安高陵201路公交線、西安328路公交線,到通遠十字下車,步行1公里到達。
★開車自駕:導航定位“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