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叮鈴鈴、叮鈴鈴!2025年快樂的寒假生活臨近尾聲,新的學期馬上就要來臨了,有的孩子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充滿期待,也有孩子會出現開學前緊張、焦慮等狀態。如何幫助孩子擺脫春季開學季重點傳染病——從假期的自由輕松狀態回歸到健康有序的校園生活,請家長朋友們收好這份手足口病預防攻略,助力孩子做好開學準備!
一、認識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主要以柯薩奇病毒A組16型(CoxA 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最為常見。手足口病為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病例發生;全年發病,春夏季高發。我國于2008年5月2日將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報告管理。
手足口病可通過密切接觸、糞-口、呼吸道、交叉感染等多個途徑傳播。大多數患者臨床癥狀輕微,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皰疹或斑丘疹,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及發熱為主要癥狀,可伴有或不伴有咳嗽、流涕、食欲減退、嘔吐等癥狀;少數病情嚴重者可出現肌肉痙攣、精神差或心肌炎、肺水腫、膜腦炎等癥狀,個別重癥患者病情進展快,易導致死亡。感染CoxA6、CoxA10的部分患者在病后2~4周還可出現脫甲癥狀。
二、春季開學季為何手足口病高發?
西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每年春季開始西安市手足口病逐漸步入高發期。那么為什么春季開學季手足口病高發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春季開學季,學校、幼兒園等場所兒童密集,接觸頻繁,易造成病毒傳播;同時,隨著春季氣溫回升,溫暖潮濕的氣候條件適宜病毒長時間存活,造成傳播風險增加。此外,低齡兒童手衛生意識較弱,易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手足口病;加之,EV71滅活疫苗的接種率不高,使得手足口病發病增多。
三、春季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公眾可通過養成“勤洗手、常通風、曬衣被、吃熟食、喝開水” 的良好衛生習慣和“打疫苗、倡消毒、少擁擠” 的健康生活行為方式,來降低手足口病感染機率。對于已經出現癥狀的個體,及時的診斷和治療非常關鍵。具體的預防措施有:
預防措施
1、家庭、托幼機構及學校要健全洗手設施,校(園)醫或相關保健人員要教育、指導兒童家長、教職工均需保持手衛生,并學會正確洗手。
2、家庭、托幼機構及學校要搞好環境衛生,保持居室、教室、宿舍、活動室等的良好通風,做到勤曬衣被。
3、家庭、托幼機構及學校要保證幼兒的飲食衛生,做到喝開水、吃熟食。
4、家庭、托幼機構及學校需定期對兒童玩具、餐具、用品、物體清洗消毒。
5、在流行季節,托幼機構及學校要堅持做好晨午檢、因病缺勤登記追蹤、傳染病病例報告登記等工作;兒童要避免接觸患者,減少去人群擁擠的場所。
6、兒童在家出現發熱、皮疹等相關癥狀時,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診斷為輕癥的患兒可以不必住院,但需要居家隔離14 天;住院治療的患兒在出院后需要再居家隔離1周。
7、家庭、托幼機構及學校可使用84 消毒液,按照“浸、洗、擦、灑、潑”五步法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8、托幼機構、學校如發現可疑患兒時,要及時告知家長、屬地疾控部門,并要求去醫療機構診治,同時做好終末消毒,以減少交叉感染。
9、一周內,同一托幼機構或學校的同一班級(或宿舍)發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出現重癥、死亡病例,建議該班放假停課10天;一周內,全校(園)出現10例及以上或3個班級分別出現2例及以上病例時,建議全校(園)停課10天,以遏制疫情的蔓延。
10、積極開展EV71疫苗(屬于非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工作。建議家長按自愿、自費、知情同意的原則,為6月齡-5歲的易感兒童盡早完成全程2劑次的EV71疫苗接種,以預防EV71型手足口病,減少手足口病重癥、死亡病例的發生。
手足口病可防可控,重在細節落實。讓我們共同筑牢“衛生防線”,為孩子們營造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