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shù):次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3個亞型,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其中造成人體感染且季節(jié)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易變,傳播迅速。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季。


流感的癥狀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其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一般表現(xiàn)為急性起病、發(fā)熱,伴畏寒、乏力、頭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癥狀,而呼吸道癥狀輕微。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區(qū)別?
流感的傳染能力遠遠強過普通的感冒,還可能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甚至死亡。


流感如何傳播
流感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季節(jié)性流感的主要傳染源,流感的傳播途徑以飛沫傳播為主,也可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在學校、托幼機構和養(yǎng)老機構等人群密集的場所易發(fā)生聚集性疫情。


流感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全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獲得對同型病毒免疫力,但持續(xù)時間短,各型及亞型之間無交叉免疫,可反復發(fā)病。兒童、老年人、孕產(chǎn)婦、慢性病患者為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更為嚴重。
出現(xiàn)流感癥狀怎么辦?
1、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患者及陪護人員需要佩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減少與周圍人近距離接觸,如確需外出時,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減少疾病傳播。
3、出現(xiàn)流感癥狀后注意自我隔離保護、開窗通風,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經(jīng)常用肥皂水及洗手液洗手,及時對被流感病毒污染物品進行消毒。
孩子患流感,家長應如何護理?

孩子被確診流感后,病情較輕的可以回家服藥觀察,而病情較重的則需要住院治療。家長在看護孩子時,首先要做到及時隔離。隔離后,應將孩子的生活用品、玩具等與其他家庭成員分開,可以煮沸30分鐘以上或用乙醇、碘伏、碘酊等消毒劑進行消毒。房間要保持通風。孩子發(fā)熱期間要充分休息,適當多飲水,飲食要易消化和有營養(yǎng),及時退熱,治療流感的常用藥物是神經(jīng)氨酸酶抑制劑。
如何預防流感?
1、接種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是保護自己和家人免受流感病毒感染、減少流感相關嚴重并發(fā)癥和死亡的最為經(jīng)濟、有效的手段。目前省內(nèi)的流感疫苗分為三價和四價疫苗,有注射式和鼻噴式。其中三價流感疫苗可預防甲型H1N1、H3N2和BV型三個型別的流感,四價流感疫苗除預防以上三個型別,還可以預防BY型流感,大家可以根據(jù)需要自行選擇。接種流感疫苗可在就近的預防接種門診進行接種,接種后留觀30分鐘后再離開。

2、做好個人防護
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常通風,出門記得戴口罩,盡量不去人群聚集性場所,同時注意加強營養(yǎng),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如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注意避免接觸他人,需要就醫(yī)時務必佩戴好口罩,盡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以免傳染他人。

預防流感,記住順口溜:
流感季,要記牢;
勤洗手,習慣好;
多通風,要防寒;
不聚集,戴口罩;
勤鍛煉,打疫苗;
防流感,要趁早。
3、加強學校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
學校要做好患病學生管理工作,安排好停課休息,避免其參加集體活動,待患者體溫恢復正常、其他流感樣癥狀消失48小時后或根據(jù)醫(yī)生建議,方可回校上課。學校要對學生、教職工和學校其他的工作人員進一步加強晨、午、晚檢,強化因病缺勤登記制度,若流感樣病例短期內(nèi)異常增多,應及時向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同時向疾控中心報告。若疫情進一步擴散,可經(jīng)教育部門評估,采取停課措施。學校開展健康教育,組織開展對學生、教職員工等流感相關防控知識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