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泡菜脆嫩爽口贏得不少人喜愛,杭州31歲的章女士(化名)卻不得不遠離這一口,因為她一吃就出現奇特癥狀,難受不已。
醫生追根溯源發現,章女士的病根是其體內單胺氧化酶不足,因此建議她以后盡量不要再吃泡菜。

一吃泡菜,眼前的事物就變形
章女士以前有頭痛的病史,幾年才發作一次。意想不到的是,她最近頭痛發作突然頻繁、劇烈,還出現其他一些奇怪癥狀。“回想起來,似乎與近來上館子吃飯有點關系?!?/p>
2個月前,章女士所居住小區附近開了一家韓國料理店,便和家人興致勃勃去嘗鮮,期間吃了不少泡菜。吃完很過癮,但兩個多小時后,章女士感到從未有的難受:眼前的事物會變形,比如明明一根筆直的桿子此刻在她眼里魔幻般變彎了,然后是劇烈頭痛、惡心、嘔吐,與此同時還有看到亮光、聽到吵鬧聲音就會特別煩躁與不安。拉好窗簾,在昏暗的房間睡上一覺,一些癥狀才會好轉。“當時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猜想會不會是近期工作太疲勞之故?”

之后,章女士又兩次品嘗泡菜,均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因為有嘔吐,也曾懷疑泡菜是否有問題,但每次都是和丈夫孩子一起光顧,他們均沒什么反應?!斑@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什么地方出問題了呢?”章女士由此胡思亂想,吃飯不香。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頭痛門診室,主任助理、副主任醫師林高平接診了章女士,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并完善了頭顱磁共振和腦電圖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后,林高平主任認為,章女士患的是有先兆的偏頭痛(看東西不清楚,后面再出現頭痛,視物變形也屬于視覺先兆),吃泡菜是偏頭痛的誘發因素。林高平主任囑咐章女士,明智做法是以后盡量不要吃泡菜,并開了預防頭痛的藥。

“為何偏偏是我吃泡菜易出現頭痛呢?”章女士表示不理解。林高平主任耐心向章女士作了解釋,泡菜中含有大量的酪胺,酪胺的分解代謝需要單胺氧化酶參與。有的人身上單胺氧化酶較少,酪胺就會在體內堆積,促進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去甲腎上腺素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導致后枕部血管收縮,出現腦功能障礙,引起視物變形和頭痛。章女士食后出現嚴重不適就屬于這種情況。
預防偏頭痛,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該院神經內科主任耿昱教授介紹,偏頭痛包括有先兆的偏頭痛和無先兆的偏頭痛,我國約有14.4%的偏頭痛病人可有先兆癥狀。目前偏頭痛是第二大常見的神經系統失能性疾病,常合并焦慮抑郁、睡眠障礙等疾病,也可能增加罹患認知功能障礙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我國既往數據顯示,偏頭痛的診斷和治療仍存在較大不足,病人就診率僅為52.9%,醫師正確診斷率僅為13.8%,且普遍存在預防性治療不足、鎮痛藥物使用過度等情況。

偏頭痛發作前常常存在誘因,最常見的是勞累、睡眠不足,飲食(如泡菜、咖啡、酒精、巧克力)和環境因素(如冷、熱、日曬、風吹等)。
耿昱教授表示,對偏頭痛的發作病因有了一定了解后,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好預防:
1.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少飲酒,少吃煙熏油炸以及燒烤類的食物。此外,像章女士這樣一旦被確定體內單胺氧化酶較少者,對富含酪胺的食物,如泡菜等,盡量少吃或不吃為宜;
2. 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生活中應注意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

3.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不要在深夜玩手機、刷視頻,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4.保持有規律的鍛煉,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運動則需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一旦出現明顯偏頭痛,應上醫院明確病因,對癥施治。
來源:陜西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