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顯示,我國每年有100多萬人因煙草失去生命,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動,預計到2030年增至每年200萬人,將產生更嚴重的后果。

吸煙的危害有哪些?
吸煙“不過肺”
就能減少對身體的危害嗎?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胡洋為大家揭開答案。
問
長期吸煙,可能會得什么病?
“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阻肺和肺癌等,是呼吸科常見疾病。”胡洋介紹,吸煙是誘發呼吸系統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當吸入第一口煙起
肺就開始“黑化”
健康的肺呈鮮紅色
長期吸煙會導致肺部變黑

煙草燃燒后的煙霧中的細顆粒物(PM2.5),攜帶有毒有害物質沾染呼吸道并到達肺部,有害物質在肺部大量沉積,對肺部造成損害。“其傷害就像用煙熏眼睛,只不過肺部屬于內臟,痛覺不明顯,但會引起炎癥反應。”胡洋說。

長期吸煙會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患者容易出現反復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慢性支氣管炎遷延不愈,就會發展成肺氣腫和肺大皰,肺泡壁破裂融合形成肺大皰,會對肺部造成不可逆轉的病損。肺氣腫有較大可能會發展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我國有接近1億人口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絕大多數與吸煙有關。當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煙草煙霧中含有7000多種已知的化學物質,其中至少69種是致癌物。當人體暴露于這些致癌物中,就會引起體內關鍵基因發生永久性突變并逐漸積累,正常生長調控機制失調,導致惡性腫瘤發生。
有充分證據說明,吸煙不僅會導致肺癌,還會導致喉癌、膀胱癌、胃癌、宮頸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食管癌、腎癌等。同時,吸煙會增加急性白血病、鼻咽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其實,吸煙的危害還有很多,煙草煙霧中的有毒物質進入人體后會損傷心血管內皮,影響血脂及血液的凝血功能,繼而引發高血壓病,加速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變窄、動脈血流受阻,從而誘發腦卒中、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多種心腦血管疾病。吸煙還會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的其他危險因素,產生協同作用。

胡洋介紹,長期吸煙還會引起糖代謝和脂肪代謝的異常變化,有充分證據說明,吸煙不僅可以導致2型糖尿病,還會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長期吸煙還會影響男性生殖健康,如果孕婦吸煙還可能導致胎兒畸形流產,需要引起足夠重視。”胡洋表示,吸煙量越大,吸煙年限越長,上述疾病的發病風險越高。
問
吸煙“不過肺”危害大不大?
一些人認為,吸煙“不過肺”,對健康影響不大,這其實是種誤區。
胡洋介紹,煙草在燃燒時會釋放出一氧化碳、焦油等大量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會隨著呼吸被人體吸入,相當于吸二手煙。煙草煙霧中的有害物質、致癌物吸附在衣物上,會大幅增加吸煙者和家人罹患疾病的風險。

胡洋表示,所謂“不過肺”的吸煙方式對口腔、咽喉、鼻腔的傷害依然存在。煙草煙霧中的有害物質附著在口腔、鼻、咽喉等部位,會引起口臭、口腔潰瘍、牙周病,損害味覺和嗅覺功能,使吸煙者患口腔癌、支氣管癌、喉癌等癌癥的概率大大增加。

有害物質還會通過口腔黏膜被人體吸收,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進而影響健康。不僅如此,煙草煙霧中的有害物質甚至會隨著食物和唾液進入消化道,增加食管癌和胃癌的發生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誤以為吸煙“不過肺”這種方式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因此放下顧慮,反而在無意中吸更多煙。胡洋表示,永遠不要給吸煙找借口,不管吸煙是否入肺,都會危害身體健康,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不吸煙。

“我們在醫院見過很多患者,當他們呼吸困難需要吸氧時,或因肺功能差不能手術時,無一例外地后悔當初為何要吸煙,后悔為何沒有及早戒煙。”胡洋呼吁公眾提高對煙草危害的認識。

戒煙不僅能停止煙草對肺部等重要器官的傷害,還能極大地改善健康狀況。胡洋建議吸煙者應積極戒煙,戒煙越早越好,任何年齡戒煙均可獲益。只要有戒煙的動機并掌握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徹底戒煙。如果在戒煙過程中遇到困難,可前往戒煙門診尋求專業的戒煙指導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