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01、什么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經媒介伊蚊叮咬傳播的傳染病。一般不會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感染者在發熱期及前后1—2天對媒介伊蚊具有感染性,一般在發病前1天至發病后5天內感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通常5-9天便可發病,絕大多數病人癥狀較輕,部分感染者可能無癥狀,少數患者會出現重癥。
典型癥狀有:
高熱:突發高熱(>39℃)
三痛:劇烈頭痛/眼眶痛/骨關節痛
三紅:面部、頸部、胸部潮紅
皮疹:四肢軀干或頭面部出現充血性皮疹。
哪些地區有感染登革熱的風險,什么時間是高發期?
02、全球流行于熱帶/亞熱帶地區100多個國家。
我國夏秋季高發,南方部分省份常有境外輸入引發本地傳播,大部分地區多發生在6月以后,多在8-10月達到高峰。
根據媒介伊蚊分布情況和活動期長短、既往本地疫情發生情況和疫情規模等因素,全國登革熱傳播風險由高到低分為Ⅰ類、Ⅱ類、Ⅲ類、Ⅳ類地區

03、感染登革熱怎么辦?
登革熱感染后,出現癥狀應盡快就醫,并且告知醫生2周內旅居史,這是幫助醫生盡早診斷的重要環節。早發現早診斷,早防蚊隔離治療是防止出現重癥和進一步傳播的重要措施。
04、防止蚊蟲叮咬
場景一:暑期出游防護
- 高風險目的地:東南亞(泰國、馬來西亞)、南美(巴西)。
- 行程中:選擇有紗窗酒店,避免清晨/黃昏戶外活動;歸國后14天內發熱,主動告知醫生行程,排查登革熱。
場景二:暴雨天氣防控
若遇大雨洪澇,請重點清理社區積水,投放緩釋殺蟲劑滅幼蟲,成蚊密集區噴灑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
05、登革熱預防速查指南
居家防護:清積水、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水生植物勤換水,清洗根須,減少伊蚊孳生地。裝紗窗、掛蚊帳、點電蚊香。
外出防護:穿淺色長袖,涂驅蚊劑,避開花草叢生處。
就醫信號:疫區歸來 + 突發高熱 + 骨痛/皮疹 → 立即就醫并告知旅行史!
阻斷蚊蟲孳生地,群防群控理環境。出行旅游要防護,可防可控護健康。遇到登革熱莫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