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說起“碘”,大家可能先想到缺碘不好,但其實碘多了也麻煩。
碘缺乏病是碘攝入不夠導致的問題,需要吃碘鹽預防,但是還有一種地方病與此相反——水源性高碘危害,它是因為飲用水里碘含量超標,讓身體碘吃多了才出的狀況。這倆可不是一回事哦。
下面,陜西疾控就專門來聊聊水源性高碘危害,看看它到底是啥、有啥影響,還有該怎么預防。
一、什么是水源性高碘危害?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對維持甲狀腺正常功能起著關鍵作用,攝入人體的碘含量需在一定范圍內,過低或過高都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
水源性高碘危害是由于外環境飲用水中碘含量過高,導致人體攝入過量碘所引起的一組疾病和危害的總稱。
二、如何判定一個地區是否為水源性高碘(病)地區?
按照《水源性高碘地區和病區的劃定》(GB/T 19380-2016)標準。
以行政村為單位,居民飲用水水碘含量超過100μg/L即水源性高碘地區,其中:
8~10歲兒童尿碘中位數>300μg/L、8~10歲兒童甲狀腺腫大率>5%的地區即可判定為水源性高碘病區(若兒童尿碘中位數和兒童甲狀腺腫大率不一致時,以兒童甲狀腺腫大率為準)。
三、我國水源性高碘的主要分布?
第一大分布地區在黃河泛濫地區,包括河南、江蘇、安徽的全部高碘地區和山東、河北的部分高碘地區。
第二大分布地區為渤海灣沿海地區,包括河北、山東的部分高碘地區和天津的高碘地區。
第三大分布地區為山西省太原盆地和大同盆地以及內蒙古、北京、新疆、福建、陜西等小范圍的高碘地區。
四、水源性高碘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哪些?
水源性高碘危害的臨床表現有以下幾種:
1、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
臨床主要表現為甲狀腺輕度腫大,表面光滑,一般無雜音、無震顫,極少引起對周圍器官的壓迫癥狀。
2、碘致性甲狀腺功能亢進
臨床主要表現為心動過速,出汗,體重下降,嗜睡(年歲大者)和虛弱等。
3、甲狀腺功能低下(甲減)
長期持續攝入過高的碘還可造成甲狀腺功能減退(簡稱“甲減”)發病率增加。
特別是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亞甲減”患病率增加。
甲減主要表現為代謝降低,交感神經興奮降低。
甲減和亞臨床甲減對妊娠婦女有一系列危害,包括流產、死產、胎兒發育遲緩等。
妊娠期碘過量攝入還會損傷胎兒的甲狀腺功能,造成新生兒甲減。
4、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
主要包括Graves病、橋本甲狀腺炎和產后甲狀腺炎,多見女性。
5、甲狀腺結節
研究發現,碘過量和碘缺乏一樣,能夠導致人群甲狀腺結節發生率增加。
還有研究表明碘過量可能導致兒童智力損傷、人群心血管疾病,也可能與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有關。
五、如何預防水源性高碘危害?
1、改水降碘
一是改換適碘或低碘水源。
二是可以采用理化降碘法(如吸附、滲透井降碘和電滲析等方法)降低飲用水中碘含量。
2、停供加碘鹽,選擇未加碘食鹽
未落實改水及改水不到位的高碘地區,應選停供加碘鹽,選擇未加碘食鹽。
購買食鹽時,注意查看包裝上的碘含量標識,確保選擇無碘產品。
3、調整膳食結構,均衡飲食
減少海帶、紫菜、海魚、海蝦等含碘量高海產品攝入,避免因食物中碘攝入過多加重高碘對身體影響。
4、停止一切補碘措施
停止一切補碘措施,如碘油、含碘保健品等。
5、加強碘營養監測
加強居民飲用水水碘含量監測和重點人群碘營養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