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任何年齡均可感染,嬰幼兒和學齡前、學齡期兒童發病較多。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直接接觸皰疹的皰漿也會染病。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傳染性強,潛伏期為2~3周。
冬春季是水痘的高發季節,患者可有發熱、乏力等前驅癥狀,前驅癥狀可輕微甚至沒有,1~2天后可在軀干部位出現皮疹,皮疹逐漸增多,并發展至頭面、四肢。皮疹起初為針尖大小的紅色斑疹,隨后迅速變為丘疹,數小時后可形成水皰,呈橢圓形,中央有臍凹,外繞紅暈。水皰清亮,皰壁薄,易破潰。
一般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后14~16天發病,起病急。典型的病程可分為前驅期和出疹期。患兒在前驅期常無癥狀或癥狀輕微,可有低熱、頭痛、不適和厭食等癥狀,發熱1~2天后出現皮疹。皮疹先發于軀干、頭面部,再擴散至四肢,呈向心性分布。最開始的皮疹為粉紅色小斑疹,數小時內變為丘疹,再經數小時變為皰疹。皮疹發展迅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病程一般為5~7天,1周左右痂皮脫落愈合,一般不留瘢痕。
居家隔離有要點
水痘多為自限性疾病,14天左右可自愈。
水痘的治療以抗病毒治療和預防感染為主,抗病毒治療藥物阿昔洛韋,可減輕水痘嚴重程度、縮短病程、防止水痘播散。若患兒有發熱癥狀,可進行物理降溫。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可口服布洛芬。水皰瘙癢可外擦爐甘石洗劑,水皰破潰可外用新霉素軟膏或莫匹羅星軟膏。
孩子得了水痘后,應以居家隔離為主,隔離期間如出現高熱持續不退、嗜睡、驚厥、胸悶、胸痛、咳嗽加劇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另外,新生兒、有基礎性疾病的孩子得了水痘,需要住院治療。
水痘患兒應嚴格隔離,注意休息,多喝水,吃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吹風受涼。患兒的衣物要消毒,居室要定時通風換氣。避免搔抓水皰,以免化膿感染留下瘢痕。
患兒居家隔離期間,父母要注意以下幾點。
盡量安排單人照看,得過水痘或已接種2針水痘疫苗者為最佳人選。患兒居家隔離期間,要避免外出和不必要的探視,隔離至全身皮疹全部結痂且整個病程滿10天。
選擇高熱量、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飲水,避免高油、高糖食物的攝入。
皮膚護理很重要。選擇寬大柔軟的衣褲,每日更換,以免造成不適,增加癢感。剪短指甲,以免抓傷皮膚繼發感染。嬰幼兒可戴手套。破潰的皰疹不要再使用爐甘石洗劑。
加強手衛生。運用七步洗手法正確洗手,以降低繼發皮膚感染的風險。
接種疫苗早預防
預防水痘,以下幾個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第一,控制傳染源。水痘患者自出疹至全部水痘皰疹結痂期間,需要進行隔離。
第二,保護易感人群。家長盡量不帶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場所,避免接觸患有水痘的兒童和有帶狀皰疹的年長者。
第三,增強抵抗力。平時讓孩子多鍛煉身體,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提高抵抗力。
第四,接種疫苗。疫苗是控制水痘傳播最經濟、有效的手段。目前已上市,可用于水痘預防的疫苗均為水痘減毒活疫苗。推薦兒童常規接種水痘疫苗,接種方式均為皮下注射。健康兒童接種水痘疫苗后不良反應大多比較輕微,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與發紅、低熱和輕度皮疹,多數情況下1~3天便自行消失。
接種過疫苗的孩子即便得了水痘,癥狀也較輕。體弱者和新生兒可注射帶狀皰疹特異性免疫球蛋白,以減輕水痘癥狀。

來源:健康北京
(圖片來源于中國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