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北方有“小寒勝大寒”一說,進入小寒,也就到了北京一年當中最冷的時節。
氣候寒冷,環境蕭瑟,而老年人正處在身體機能衰退、體溫調節功能下降、多患有一種或多種基礎疾病的時期,更需要用心地保護。
因此,寒冷冬季,老年人應當在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都加以注意。
保暖第一
冬季氣候寒冷,需要格外注意防寒保暖,特別需要保護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低溫環境不僅會為某些呼吸系統致病微生物的存活、繁衍提供適宜的條件,還會使鼻粘膜受損,導致細菌或病毒更容易侵入呼吸系統。
而且,老年人鼻粘膜血運減少,對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會減弱,更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冬季老年人要少去人多且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時盡量戴上口罩,還可以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
低溫以及溫差大會使血管收縮,心率加快,造成血管阻力和血壓升高,還容易形成血栓。外出時及時添加衣物,要特別做好頭頸部、腹部、雙腳及各個關節的保暖,穿著保暖的衣服和鞋襪,戴好帽子和圍巾。室內外溫差較大時,應適當減少外出活動的時間。起居順時
冬季,老年人應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早上醒來后,不要急于起床,可以先在床上活動四肢和頭頸部,然后緩慢下床。
在保暖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室內的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室溫應保持在15℃~20℃為佳。
老年人皮脂腺機能減退,遇寒冷干燥氣候容易產生皮膚瘙癢,要適當控制洗澡次數。
洗澡水溫要適宜,溫度不宜過高,洗澡時間不宜過長,必要時可以選擇坐著洗澡,不僅節省體力,還能減少滑倒的風險。
如果出現情緒激動、心情抑郁、血壓過高或過低、心慌胸悶等,不宜洗澡。
適量運動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對老年人來說也是如此。而且,運動鍛煉還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軀體功能和認知功能,預防跌倒,有助于慢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但是,老年人在冬季不僅要“動”,而且要動得“適度”,運動不宜過量,強度不宜過大,避免過度勞累。氣溫驟降、天氣惡劣時應減少戶外活動,可以選擇適合室內開展的鍛煉方式。
合理膳食
老年人冬季不要吃寒涼生冷的食物,日常飲食以溫熱為主,要清淡、易于消化。
可以適當選擇瘦肉、雞蛋、水產品、乳制品、豆類等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食物,有助于增強耐寒能力和抵抗力。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證膳食營養素平衡。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做到稀干搭配、葷素夾雜,避免暴飲暴食,應戒除煙酒。
心緒平和
在冬季,氣溫寒冷,光照時間短,景物蕭瑟,老年人還需要注意情緒調節,保持心緒平和,要避免大喜大怒,或憂思惱怒,或抑郁焦慮。
可以適度進行打牌、閱讀、聽音樂、看電影等娛樂活動,或與家人朋友多溝通交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規律用藥
老年人要做好基礎疾病的管理,做好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治療,家中備好常用藥品,遵醫囑規律用藥。若老年人出現身體嚴重不適,應做好保暖,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