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4年1月28日是第71屆“世界麻風病日”,暨第37屆“中國麻風節”。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全面消除麻風危害,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旨在促使公眾了解麻風病,樹立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理念。今天,雁塔疾控帶您一起了解麻風病如何防治。
麻風病是什么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
麻風病如何傳染

麻風病通過皮膚密切接觸和呼吸道飛沫傳播,傳染源主要是未經治療的多菌型麻風病患者。但95%以上的人對麻風桿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風桿菌,發病率也很低。
麻風病的主要表現


麻風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早期表現主要是皮膚出現不痛不癢的淺色或紅色斑片,伴有感覺減退或喪失,隨著病情逐漸發展,患者可出現兔眼、歪嘴、爪形手、垂足、足底潰瘍等畸殘癥狀。
麻風病的疑似表現
當我們出現以下疑似麻風癥狀時,可以及時前往專業皮膚病醫院或疾病預防機構進行咨詢、檢查和治療:
診斷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皮膚病(三月以上);
皮膚閉汗(局部干燥)或感覺異常,如麻木、蟻行感;
眉毛稀疏脫落,酒醉樣面容;
面部或耳垂出現腫脹或結節腫塊;
水腫性紅斑損害、結節性紅斑損害;
神經粗大、疼痛或觸痛;
手或足發生反復無痛性傷口、潰瘍或容易燒/灼傷;
閉眼不攏、口角歪斜、手掌指肌肉萎縮或出現爪型手、垂足。
麻風病的危害

麻風病有導致畸形和殘疾的可能,會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勞動力喪失。且由于社會對疾病的不了解,對麻風患者產生歧視和偏見,對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另外,麻風病流行和造成殘疾,增加社會負擔及對衛生資源的消耗。
麻風病的治療

治療麻風病藥物是國家免費提供。目前主要采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利福平(RFP)、氨苯礬(DDS)、氯法齊明(B663)等藥物進行聯合化療。門診治療半年或1年即可完成療程,效果良好。早期及時治療可以避免各種麻風病殘疾的發生。患者治療期間能過正常的生活,不影響上學、工作和各種社會活動。
麻風病的預防
目前雖然尚無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麻風病,密切接觸未經治療的處于傳染期的麻風患者時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加強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等可以減少患麻風病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