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姬家街道陜汽路社區深入踐行姬家街道“深化‘六個在一線’、打造‘六個平臺’,不斷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創新構建"XIAN 志匯"黨建品牌。以黨支部為核心,“警社聯盟”為依托,整合公安、物業、律協等15家單位形成"賢鄰里"共治共享,搭建"1+3+N"服務平臺(即1個共享空間、3類服務場景、N項專業資源),重點實施"銀發守護""幼苗呵護"等多個民生工程。通過"六個在一線"工作法,建立”賢鄰里工作室“,創建"鄰里說事解紛法",形成"網格吹哨—物業報到—賢達調解—部門聯動"分級響應閉環處置流程,有效提升矛盾糾紛化解率。創新推出"鄰里小學堂""鄰里小廚房"等多項嵌入式服務,推動社區治理從"單一供給"向"多元共治"轉型升級,積極探索新時代“楓橋經驗”實踐新樣本。

打造“宣傳平臺”,凸“xian”黨建引領
陜汽路社區堅持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通過創新打造立體化黨建宣傳平臺讓基層黨組織的督導在一線增效。首先是建強宣傳主陣地,社區通過在線上搭建和利用“一微一群一平臺”(公眾號+網格群+學習強國平臺)來增強宣傳廣度,線下打造小區紅色黨建宣傳墻、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宣傳欄來加強陣地建設。其次,在今年的黨建品牌提升中,社區計劃利用閑置用房打造“樹屋”自習室,開展“紅色”讀書會;打造“活動室”,開展“紅歌”學習會;針對“一小”開展護苗行動,寒暑假公益課堂新增“趣味動畫學黨史”“紅色劇本殺”等課程,開啟黨史學習新模式。從傳統到創新,從身在基層到心在基層,努力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居民心中更加溫暖可感,化作守望相助的社區凝聚力。

打造“管理平臺” ,發揮黨員“xian”先鋒
在社區治理中,陜汽路管轄小區數多,除一人包抓一小區責任制和傳統網格化管理外,陜汽路社區還通過打造"黨群連心平臺"(黨員+群眾志愿者+連心員),整合黨員干部“雙報到”力量,充分調動連心員資源協調解決問題,以“黨員先鋒”志愿隊為主,眾多教師、交警、醫生等專長志愿者組成的隊伍為輔,齊心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并針對殘疾兒童結對幫扶,激發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讓黨員干部的作風在一線淬煉,形成了良性循環,提升社區黨組織服務效率和居民滿意度。

打造“貼心平臺”,深入服務一“xian”線?
社區以“456”入戶走訪機制為抓手,讓社區工作者切實扎根一線走家串戶聽民聲,根據走訪入戶的工作臺賬匯總問題。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陣地,針對匯總問題構建“一老一小”全周期關愛體系:為長者定制“頤養套餐”,利用社區閑置用房打造“鄰里活動室”(棋牌室+乒乓室+舞蹈室),并開展上門義診、義剪、心理疏導等多項暖心服務;為兒童創建“鄰里?小學堂”,打造“樹屋自習室+低償托管”雙模式,聯動教育機構提供公益學習空間與普惠教育服務;創建“鄰里?小廚房”,改造閑置廚房建成助餐中心,黨員牽頭制定營養食譜并監督,通過“低價餐+免費餐”分類服務,創新“空間換資源”模式,構建“公益+低償”雙軌服務矩陣,打造家門口的黨群服務新場景,破解雙職工家庭托育難題,讓工作在一線落實,讓關懷融入日常。

打造“協商平臺”,建言“xian”獻策共建
陜汽路社區打造“紅色議事廳·賢鄰里”協商平臺,通過在轄區小區內建設“賢鄰里”協商室,以“家門口的議事廳”來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協商室由社區牽頭,以“警社聯盟”為基礎,整合公安、物業、醫療機構等12家共建單位專業力量,通過每月開展黨建共建聯席會議,協調解決了居民停車難、充電難等多方面民生問題。“家門口的議事廳”讓“人人都是治理主角,事事皆有專業支撐”成為幸福社區新常態。讓社區發展和問題解決的思路在一線理清。

打造“綜治平臺”,聚力各方“xian”賢達
陜汽路社區創新構建“黨建+綜治”融合平臺,打造“組織聯建、平安聯創、服務聯動”的基層治理新格局。依托街道選派民警掛職社區黨組織副書記,搭建“警社聯盟”共治樞紐,整合網格員、物業管家、志愿者等力量成立社區巡邏隊,開展消防演練和反詐宣傳、重點節日夜間巡邏,牢牢筑起平安防線。聚焦矛盾化解與民生服務,社區創新推出“賢鄰里”三步解紛法,依托“賢鄰里”矛盾調解室,化解物業糾紛、鄰里矛盾等糾紛,讓問題在一線解決。

打造“服務平臺” ,“xian”現代服務方式
陜汽路社區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構建“全能服務+鄰里空間”雙驅模式,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鍛造“全能崗”,服務零距離?,推行“全科社工”培養機制,通過輪崗實訓,逐步實現社區工作者“一人通辦”多項高頻業務。設立中午一小時“午間服務崗”,公眾號“云端辦事廳”,創新服務舉措,解決群眾“事沒時間辦”的難題。社區還開展特殊人群專項幫扶,上門開展接送問診、心理輔導、興趣學習等多方面服務,讓每個社區工作者為民服務的使命與責任在一線夯實,切實用黨建“繡花針”穿起基層治理“千條線”,托起群眾“家門口的幸福”。

下一步,陜汽路社區將持續深入踐行姬家街道“深化‘六個在一線’、打造‘六個平臺’,不斷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把完善社區治理體系,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社區工作和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在辦好群眾身邊的“頭等大事”和“關鍵小事”上精準發力,不斷推動民生實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群眾切實體會到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