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漢服之美,促進漢服文化與產教研學旅深度融合,10月28日下午,由高陵區人民政府、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的“涇渭芳華風起高陵”首屆陜西省青少年漢服展演大賽總決賽在張卜街道廟西村研學基地隆重舉行,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更彰顯了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蓬勃生機。
本次大賽特邀著名文化學者、陜西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監事商子雍、陜西廣播電視臺著名資深節目主持人陳愛美、中國著名影視演員梁麗、省音協名譽主席尚飛林、市書協主席石瑞芳、西安三意社社長侯紅琴等嘉賓參加;絲路華風漢服研習會主理人、漢服文化復興者馬永波,國家級健身操舞裁判員、教練員、著名導演、央視欄目編導余海蘭擔任評委;陜西省民俗協會華夏文化教育實踐基地主任、漢服漢禮培訓導師淑嘉傾心指導。
傳承經典,文化為根。大賽開場,廟西學子帶來的《青春戰鼓》以激昂的鼓點瞬間點燃現場氣氛,為整個活動拉開了充滿活力的序幕。明修與終南國樂團隨后帶來的《將進酒》表演,將詩仙李白的豪放氣魄展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仿佛穿越時空,領略到了盛唐的萬千氣象。期間,廟西村村歌《廟西,播種夢想的地方》、詩歌朗誦《理想》、詩詞吟唱《蒹葭》等節目輪番上演,重現了《詩經》中的美好意境,令人陶醉,掌聲喝彩此起彼伏,千余名觀眾“零距離”線下線上共同欣賞這場國風盛宴。
凝心聚力,共話發展。高陵區政府副區長薛霞同志出席本次活動并代表區委、區政府致辭。她向參加今天活動的各位嘉賓、青少年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并表示,本次大賽是將漢服文化與高陵區文化資源相結合,打造具有高陵特色的文化品牌,為高陵區的鄉村振興注入文化新動能,探索出一條文化賦能鄉村、促進城鄉和諧發展的新路徑。
省傳統文化發展促進會監事商子雍則在致辭中講述了漢服文化的歷史與變遷,分享了自己對漢服的理解與感悟,表達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信心和期望,不斷增強認同感和文化自信。
創新模式,助力鄉村振興。大賽現場還舉行了高陵區研學線路推介及研學聯盟簽約儀式。以文化為脈絡,聯合20所中小學,打造涵蓋歷史、自然、科技等多領域的全域研學版圖。這一創新模式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豐富的學習體驗,也為區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實現了教育與地方發展的雙贏局面。此外,本次活動現場還設置了非遺、農產品等特色展區,讓群眾沉浸式感受非遺和鄉村發展的魅力。
漢服之美,視覺盛宴。云夢霓裳,熠熠華服。總決賽舞臺上,各位青少年選手們身著不同形制、不同朝代風格的漢服,霓裳裙裾,飄飄衣袂,或折扇,或持劍,舉手投足間盡顯傳統服飾之美,彰顯禮儀文化,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他們以優雅的步伐、自信的笑容,詮釋了漢服文化的深厚內涵,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讓觀眾們一飽眼福的同時,對漢民族傳統服飾及民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有了更多認同和了解。
守正創新,展望未來。大賽在《漢服展演大賽返場秀》中落下了帷幕,經過激烈的角逐,專家評委從漢服展示與解析、才藝表演、創意搭配、形象氣質等角度,進行評審并打分,最終評選出總決賽冠、亞、季軍及最佳漢服設計獎、團體獎等多個獎項,以表彰優秀選手的才華和努力,激發更多人對漢服文化的熱愛和追求。
著華夏霓裳,揚中華文化。一絲一縷,凝聚著古人的審美與智慧,一針一線,承載著歷史的文明與變遷。在張卜街道廟西村未來·田園,我們不僅重溫了漢服華美,欣賞自然風光,還共同見證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鄉村生活獨特魅力。“涇渭芳華風起高陵”首屆陜西省青少年漢服展演大賽,不僅是一場漢服文化的展示,更是張卜街道在鄉村振興道路上,推動文化發展、促進農文旅融合的重要體現。
未來,張卜街道將繼續以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資源,做深做透農文旅融合發展文章,推動要素互換、需求互補、發展共享,形成多主體參與、多要素集聚、多價值實現的和美鄉村建設新格局,讓傳統文化在這片土地上繼續綻放光彩,讓鄉村振興的夢想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