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一、2020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財政主要工作回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支持下,財稅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緊扣“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總要求,圍繞“聚力一二三·建設主城區”奮斗目標,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堅持政府過緊日子,確保市委十項重點工作和全區三個主攻任務保障到位,平穩執行了全區財政預算。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2020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00678萬元,其中: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06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8%;上級轉移支付123913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603萬元;調入資金32056萬元;上年結轉4018萬元;2020年新增地方一般債券2919萬元;2020年再融資貸款收入12108萬元。
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調整預算為283248萬元,實際支出280141萬元,完成預算的98.9%。其中:民生支出228325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5%,重點保障了疫情防控、脫貧攻堅、教育醫療等重要支出。
2020年,全區“三公”經費支出838.3萬元,較上年下降18.9%。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支出793.5萬元,下降18.7%;公務接待費44.8萬元,下降17.4%。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2020年,全區政府性預算基金收入126395萬元,完成預算的114.9%,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方面收入115653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10742萬元。
全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47291萬元,全部用于保障“六?!?、“六穩”工作及全區重點政府投資項目支出。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2020年,高陵區三陽新社區有限公司上繳經營收入2700萬元,形成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按規定補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700萬元,全部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
(四)社?;痤A算執行情況。2020年社?;痤A算收入35265萬元,完成預算的113.2%。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3405萬元,完成預算的108.1%;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1860萬元,完成預算的116.6%。
全年社?;痤A算支出29096萬元,完成預算的105.5%。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9112萬元,完成預算的102.5%;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9984萬元,完成預算的106.9%。
政府債務情況:2020年末,高陵區政府債務余額15.5億元,控制在西安市下達我區政府債務限額17.9億元以內。其中,一般債務余額8.9億元,專項債務余額6.6億元。全區債務余額未超限額,符合政府債務限額管理規定,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2020年財政預算執行中,我們聚焦“六穩”、“六?!蹦繕巳蝿?,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多措并舉做足收入管理。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我們主動作為,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力保市場主體和產業發展,努力恢復經濟社會發展秩序。一是開辟資金撥付“綠色通道”,實行“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累計撥付18986萬元全力保障全區醫療救治、防控設備和物資購置等支出,制定疫情防控期間政府采購、經費管理、資金撥付等一系列應急保障機制,有力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二是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優化服務體驗,完善監管機制,全年累計落實減稅降費2.57億元,有效緩解突發疫情對企業影響,切實為企業發展減輕負擔。三是有效放大高陵區三陽融資擔保公司融資擔保杠桿作用,制定《西安市高陵區強化金融支持企業發展專項政策》,持續降低擔保費率,加快審批辦理速度,進一步擴大融資擔保規模,積極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今年累計為轄區企業提供融資擔保2.3億元,有效緩解疫情對小微企業影響。四是積極開展綜合治稅工作,對全區企業進行全面普查,摸清稅源底子。同時加強對建筑業、房地產業等重點行業稅收管理,不斷堵塞稅收盲點,提升征管效益,做到應減盡減,應收盡收,保質保量完成全年收入任務。經過全年不懈努力,2020年稅務收入完成99656萬元,稅收占比80%。五是大力向上爭取資金,全年共爭取上級資金131236萬元,同比增長27.2%。全面兌付復工復產、投產達效企業中省市扶持獎補資金5360萬元,積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切實落實好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任務。
(二)精打細算優化支出結構。在資金分配中,堅持厲行節約辦一切事業,加大民生領域和基層運轉保障力度,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一是堅持政府過緊日子,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在年初預算壓減6%的基礎上,年中又對全區各部門非重點、非剛性支出再壓減50%,全年壓縮一般性支出1.6億元,切實減少不必要支出事項,節約資金全部統籌用于“六穩”、“六?!钡让裆С?。二是合理安排支出順序,兜牢“三保”底線。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切實保障基本民生、機構運轉和工資發放。三是充分發揮財政監管作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全年評審各類工程項目180個,審核資金206191萬元,審減14289萬元,核減率6.3%;全年審批政府采購186筆,涉及資金47837萬元,節約資金1555萬元,節約率3.3%。四是聚焦民生領域保障,切實增進人民福祉。全年民生領域投入22.8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5%,全力滿足各項惠民政策實施和重點民生項目支出需求。全年教育投入76512萬元,主要用于中小學校舍新建及改擴建、智慧校園建設、落實教師福利待遇;社會保障和就業投入36351萬元,重點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市級統籌,進一步加大援企穩崗力度,落實園區企業“兩免一補”政策補貼,為302家企業撥付穩崗返還補貼資金2028萬元;衛生健康投入29002萬元,主要支持區醫院應急醫院、區中醫院、區疾控中心遷建,進一步強化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配套提升,全面提高全區醫療衛生水平。
(三)突出重點夯實發展基礎。扎實做好各項重點工作保障,不斷提高城市北跨發展承載能力,加快大西安主城區建設步伐。一是繼續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切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2020年,將政府債務還本付息支出足額納入預算,全年累計償還債務本息49715萬元;重點聚焦脫貧攻堅目標,加大全面脫貧投入力度,全年投入扶貧領域資金408萬元,通過對扶貧資金實行全過程績效監管,切實保障全區319戶574人貧困戶全部脫貧,完成對口幫扶白河縣扶貧年度工作任務;積極支持污染防治,將生態高陵建設作為重點保障領域,全年投入6621萬元,推進全域生活垃圾分類和渭河灘區整治,提升空氣質量檢測技術水平,積極推進污染防治,改善生產生活環境。二是以“十項重點工作”為抓手,加快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投入32881萬元用于交通線網建設優化,助力地鐵10號線、國道210改線、東方紅路西延、渭陽五路等道路建設。三是有序推進“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全年投入3226萬元完成金鑫小區、泰源小區等70個老舊小區及鹿嶺路、東街路、草市街等4個背街小巷改造,打通斷頭路2條,架空電纜落地16公里,有效改善了城區面貌。四是不斷加大財政對“三農”工作投入力度,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年投入7467萬元,用于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農村戶廁改造,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同時,大力保障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確保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五是大力發展國有企業。2020年先后成立4家國有獨資公司,累計注資7000萬元,為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化發展聚集力量。
(四)改革創新力求管理質效。深化改革補短板,強弱項,不斷規范財政管理工作。一是持續推進財政信息化管理。2020年,順利實現“財政云”系統在全區正式上線,全面使用“財政云”系統,實現部門預算、指標管理、國庫集中支付、會計核算四大核心業務“一體化”。依托扶貧資金動態監控系統、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實現涉貧資金、直達資金的分配、下達、支付、績效全流程監控,充分發揮資金效益。二是積極推動國企管理改革。2020年,積極穩妥開展“三供一業”各項工作,順利完成160家國有企業14330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任務。三是完成街辦財政所改革工作。按照“機構健全、編制單列、職能強化、管理規范”要求,完成全區街道財政所機構改革工作,理順基層財政管理體制機制。通過制定《街道財政所職能調整工作移交方案》、《關于機構改革后加強街道財政所管理的通知》文件,切實打通財政資金監管“最后一公里”。四是規范預算執行管理。制定《關于規范財政支出程序的通知》、《內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試行)》等文件,下大力氣規范預算執行,及時批復年初預算,依法依規開展常態化預算公開,按照“四統一”(時間、平臺、內容、格式)要求,完成全區66家部門預算公開工作。五是刀刃向內健全內控制度。全面自查近三年財政賬務,系統梳理崗位職責和業務風險點,明確人、崗、責對應關系,完成內控手冊編制、人員定崗、干部輪崗工作,建立健全內控制度,進一步提高財政運行安全性。
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我們較好地執行了全區預算,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一是內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基礎不穩,在剛性支出需求不斷擴大的現實下,財政收支平衡壓力不斷加大。二是預算執行需進一步規范,預算績效管理需進一步深化,財政資金撬動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久久為功,采取有效措施破解難題。
二、2021年財政預算安排情況
2021年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鞏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眨尫e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精打細算,全面落實黨政機關過緊日子要求,全力保障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保持全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以優異的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結合我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需要,2021年我區預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情況。
收入方面,2021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32565萬元,增長6%。其中,稅收收入安排119365萬元,稅收占比90.0%。
支出方面: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311788萬元,支出安排主要為:教育支出83000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5061萬元、衛生健康支出33611萬元、城鄉社區支出31549萬元、農林水支出26440萬元。
全區“三公”經費預算789.76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80.66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709.1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2021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500000萬元,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55000萬元,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0000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10000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15000萬元。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按照以收定支、全力保障重點項目需求的原則,安排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345022萬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127801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情況。
2021年,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126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126萬元,主要用于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補助支出。
(四)社保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2021年,社?;痤A算收入安排33166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算12519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算20647萬元。
社保基金預算支出安排29392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9303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0089萬元。
三、堅定信心,擔當作為,奮力完成2021年財政工作任務
2021年,我們將按照“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收支平衡”的原則,在積極的財政政策方面做到提質增效、更可持續,準確落實國家財稅政策,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加快建立現代財稅體制,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抓實化解政府隱形債務風險工作,聚焦“六穩”“六?!惫ぷ鳎瑥娀瘏^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保障力度,全力支持打贏三大攻堅戰,聚焦民生福祉,深化鄉村振興,加快主城區建設,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在涵養財源上下功夫,強化財政保障。一是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精準落地,切實幫助轄區企業完全渡過疫情陣痛期,輕裝上陣,擴產增效。二是強化收入征管,夯實收入任務,壓實征管責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稅源監控,做到應收盡收,不斷提高收入質量。三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涵養財源稅基科技創新能力。支持以陜汽擴能、吉利投產、北汽雙園為代表的先進裝備制造業落地聚集;招商引資及政策獎補向科技創新型企業傾斜,提供自主研發經費支持;繼續做好人才工作經費保障,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增強企業轉型升級基礎。四是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機制,整合國有企業經營性資產,優化企業資產結構,壯大發展規模,提升國有資本活力和資信水平,力爭盡快實現公司債券發行。進一步加大政府投資項目包裝力度,穩步推進項目融資,積極尋求社會金融資本支持,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拓展財源保障。
(二)在預算安排上重實效,提升資金效益。一是優先保障剛性支出需求。重點保障防范風險、脫貧攻堅、生態環境三大攻堅戰和“六保”、“六穩”支出需求。二是持續改善民生。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完善就業政策支持,重點保障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堅持落實教育投入“三個增長”,大力支持“名校+”教育聯合體、產教園區配套設施、職業教育建設,加快建設教育強區;著力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后續建設、中醫院遷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搬遷等項目支出,補齊醫療衛生服務短板,提高突發疾病防控能力;全面落實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政策,持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大對農村幸福院建設和運營的補助力度。三是支持鄉村振興,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支持高品質農田、農田水利提升改造、西安農產品物流城等項目建設,加強基層黨建,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縮減城鄉發展差距。四是做好重點項目保障。牢牢把握迎“十四運”、承接大西安人口和城市優質功能轉移等發展時機,打好財政資金安排、專項債、社會融資“組合拳”。做好“十項重點工作”、市區聯合儲備項目保障工作,強化西延高鐵、西禹高速、地鐵10號線等項目建設保障,高水平謀劃幸福社區基礎設施和城市功能配套建設,繼續推進“三改一通一落地”,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顯著提升城區品質。
(三)在財政改革上謀突破,適應現代化管理要求。一是深入推進國企改革。完善組建集團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科學設置企業內部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和監督機構,繼續深化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發行公司債券進行直接融資,拓寬國有企業發展融資渠道,財政資金通過以投代撥方式,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銀、企合作平臺作用,計劃增加高陵區三陽融資擔保公司注冊資本金,進一步增強其資本實力,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支持力度。三是平穩有序推進水土保持補償費、防空地下室異地建設費劃轉至稅務部門征收,推動辦事繳費“一門、一站、一次”辦理,不斷提高征管效率,優化征管服務。四是加快財政信息化建設。在現行陜西“財政云”運行管理的基礎上,實現部門預算執行、政府采購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系統的有效銜接、互聯互通,進一步推進財政核心業務“一體化”建設。
(四)在財政管理上出實招,落實落細預算法制要求。一是認真學習貫徹《預算法實施條例》,積極主動適應財政預算管理新變化、新要求。嚴格落實過緊日子各項要求,從嚴控制“三公”經費,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區級部門非剛性、非重點支出平均壓減30%。二是嚴格財政預算執行約束,從嚴控制預算追加調劑事項,原則上不開新的支出口子。三是注重規范日常業務管理。樹立全面績效管理理念,實施全流程績效管理;進一步細化和規范財政支出流程,提高資金撥付效率;加強政府投資項目評審,提高政府投資效益;提升政府采購電子交易平臺建設標準,進一步規范招投標行為;嚴肅財經規矩紀律,有效防范業務風險,切實提高財政資金安全性、效益性。四是持續打造“陽光財政”,進一步細化部門預決算、轉移支付、政府債務等公開內容。自覺接受人大依法開展預算審查監督,認真聽取吸納人大代表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
2021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征途漫漫,惟有奮斗,我們將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堅定信心,砥礪前行,始終堅持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干、攻堅克難,實施更為積極、精準、有效的財政政策,自覺做到創新干、一流干、務實干、高效干、擔當干,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奮力譜寫高陵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