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耕地保護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耕地保護、糧食安全決策部署,壓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全省耕地數量有增加、質量有提升、產能不降低,現就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工作要求如下:
一、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壓緊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切實把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擺在重要位置,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謀劃、靠前指揮。在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指導下,持續優化耕地空間布局,穩妥推進林果上山、耕地下川。嚴格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實行嚴格考核、終身追責。全面落實田長制管理機制,分級保護,逐級負責,對工作成效突出的給予表揚和激勵,對存在問題的給予公開通報、警示約談、追責問責。確保全省耕地保有量432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3377.6萬畝、全年新增補充耕地任務20萬畝全面完成。
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圍繞提升糧食產能,堅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重,持續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建設成為適宜耕作、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現代化良田。嚴把招投標關、工程質量關、建后管護關和建設進度關,不斷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監管。健全耕地質量驗收制度,緊盯100萬畝高標準農田國債項目建設,確保年內工程全面竣工、質量全部達標。
三、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完善占補平衡改革制度,將非農建設、造林種樹、種果種茶等各類占用耕地行為統一納入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堅持“以補定占”,在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前提下,將穩定利用耕地凈增加量作為下一年度非農建設允許占用耕地規模上限。統籌鹽堿地等未利用地、低效閑置建設用地、園地等各類非耕地作為補充耕地來源。進一步加大“耕地占補平衡”工作力度,有效落實“關中占,關中補”。
四、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嚴格管控一般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或者進行其他水產養殖設施建設;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擴大自然保護地范圍;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種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綠化裝飾以及其他破壞耕作層的植物;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挖湖造景、建設綠化帶;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建設畜禽養殖設施和破壞耕作層的種植業設施;嚴禁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從事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堅決遏制農村亂占耕地建房行為。加強農村宅基地用地審批管理,嚴禁城鎮居民到農村購買宅基地;嚴禁下鄉利用農村宅基地建設別墅大院和私人會館;嚴禁借流轉之名違法違規圈占、買賣宅基地。
五、強化耕地督察執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查處各類違法占用耕地行為。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完善行政執法機關、督察機構與紀檢監察機關和審計、組織人事等部門貫通協調機制,充分發揮“田長+檢察長”工作機制作用,落實耕地保護“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早預警”工作機制,持續推進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及撂荒問題整改。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職瀆職的土地違法案件相關人員,依規依法依紀嚴肅追究責任。
六、推動耕地共同保護。自然資源、農業農村、水利和林業等部門要充分發揮數據匯交聯動機制作用,共用耕地、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水資源和林草管理數據“一張圖”,共同推進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工作。水利、林業部門要穩妥有序推進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和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堅決防范侵占林地草地、毀林開墾行為。自然資源與農業農村部門共同配合,提高資金投入和建設標準,在有條件地區將補充耕地一次性建成高標準農田。農業農村和水利部門強化協同互作,加快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全方位增加農田灌溉面積。
七、加強耕地保護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手段,采取形式各異靈活多變的方式,廣泛深入宣傳黨和國家關于加強耕地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要求。組織耕地保護政策宣講團深入鎮村,打通耕地保護政策宣傳“最后一公里”。各地要開展耕地保護“進機關,進企業,進村組,進校園”普法宣傳,通過設立標識牌、發放明白卡等形式,提升政策知曉率,營造全民參與耕地保護的濃厚氛圍。
陜西省總田長 趙一德
趙 剛
2024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