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按照工作安排,現將2024年度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指標任務完成情況
(一)主要空氣質量指標。優良天數實際完成242天,同比增加17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6天,比2023年同期減少15天;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3.5%。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64,同比改善11.1%;改善率在全市排名第4,在關中排名第5。
(二)水環境質量指標。涇河入渭斷面水質穩定達到省考地表水Ⅲ類標準。
(三)總量減排工作。經市局核算,完成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點工程減排任務。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扎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在工作部署上加壓,先后召開調度會、專題會20余次,制定《2024年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2024年臭氧管控方案》等方案,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夯實各部門工作責任。在區域協同治理上抓落實,召開高陵涇陽富平片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會議,協同發力,強化措施。在源頭治理上加嚴,開展夏季臭氧防治、散亂污整治、揚塵污染治理、“三秋”秸稈禁燒等專項行動,強化日查夜查。在重點管控上加力,順利完成國、省控空氣站點搬遷,制定“一站一策”方案,針對監測數據高值問題,強化指揮調度,分類落實管控措施,減少高值排放。
(二)穩步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制定印發《高陵區碧水保衛戰工作方案》。高陵區農村生活污水主管網覆蓋44個行政村,“整縣推進”接戶工程正式開工,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整治36處。加強入河排污口巡查和飲用水源地監管,加強涉水企業監督管理,加強水質監測和分析研判。先后開展醫療廢水、城鎮污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工業園區雨污管網排查,確保轄區水環境安全穩定。
(三)持續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印發《高陵區凈土保衛戰工作方案》。加強土壤污染源頭治理,建立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監督指導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落實土壤污染防治法定義務;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依法督促責任單位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風險評估;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配合做好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評估。全區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總體保持穩定。
(四)切實抓好環境監管服務工作。積極開展各項生態環境執法專項行動,加大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監督執法和整治力度,組織開展了涉氣、水、土壤、固體廢物、核與輻射、移動源污染防治等領域專項執法行動,用鐵腕執法保障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累計審批環評31個,核發輻射安全許可證17家。核發排污許可證44件,指導企業完成排污登記163件。開展“企業接待日”“企業開放日”“送法入企”等活動16次,共計培訓企業200余家次。
(五)宣傳教育工作扎實有效。堅持線下線上聯動,圍繞“全國生態日”“六五環境日”“全國低碳日”“生物多樣性日”等重要節點,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宣傳“六進”活動,先后開展了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環保知識宣傳進校園、環保法律法規宣貫等活動,我區環保工作在中國環境報、三秦都市報等中省級媒體報道刊發13篇,在市級各類媒體刊發稿件50余篇。同時我局在生態環境部舉辦的“綠色生活 藍色未來”少年兒童生態未來環保教育系列活動中獲得優秀組織獎,取得較好宣傳效果。
三、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雖然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大氣環境質量各項指標改善壓力依然巨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還存在制度性、技術性、創新性等短板,環境質量與人民群眾期盼仍有差距。2025年,我局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化改革創新,提升現代治理能力,強化監管執法,嚴守環境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