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9月2日上午,中國共產黨西安市高陵區第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舉行。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要求,總結區委二屆七次全會以來工作,部署下一步任務,動員全區上下改革創新、攻堅克難,高質量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笆奈濉眻A滿收官,在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高陵實踐中展現更大作為。
全會由區委常委會主持。區委書記張水利代表區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并講話。區委副書記、區長鄒曉剛安排下半年經濟工作。區委委員、區委候補委員出席會議。
全會認為,區委二屆七次全會以來,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一體落實“五個扎實”“五項要求”“四個著力”等重要要求,以全省深化“三個年”活動、“打好八場硬仗”和全市“深化六個改革”為牽引,統籌抓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六個高陵”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取得新成效。
全會指出,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的關鍵節點,高陵撤縣設區恰逢十年。十年間,全區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空間格局實現系統性優化,城鄉面貌實現立體式蝶變,民生福祉實現全方位提升,撤縣設區的改革紅利真真切切轉化為人民群眾觸手可及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區上下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將中央的戰略部署與高陵過去十年的成功實踐、當前的功能定位、獨特的資源稟賦和所處的發展階段緊密結合,貫徹落實“一個尊重、五個統籌”“一個優化、六個建設”重要要求,努力探索出一條具有高陵特色的城市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全會指出,高陵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文化資源豐富。推動高陵高質量發展,文化建設既是重要內容,也是重要支撐。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忠誠踐行“兩個結合”,堅定不移守正創新,更好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堅持以文鑄魂、以文傳脈、以文育人、以文潤心、以文興業、以文傳聲,不斷增強思想引領力、文化傳承力、價值感召力、精神凝聚力、產業競爭力、城市影響力,以文化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要堅持和加強黨對文化建設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的文化領導權貫徹到工作各方面各環節,落實好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黨管互聯網原則,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文化觀,確保文化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不斷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張水利強調,現在距離年底只剩下不到四個月時間,要聚焦最關鍵、最緊迫的事項,以目標為導向,以結果論英雄,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確保各項任務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完成,奮力在全省、全市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中彰顯更大高陵擔當。要全力配合中央巡視工作,突出問題整改與長效治理,既要拿出“當下改”的舉措,又要形成“長久立”的機制,切實把整改成果轉化為治理效能和發展動力。要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突出目標牽引與過程管理,加強經濟運行監測調度,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著產業轉,落實好各項助企紓困政策,切實把有潛能的消費和有效益的投資結合起來,筑牢經濟增長底盤。要科學謀劃“十五五”發展,突出規劃銜接與項目進盤,加強前瞻性研究、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注重各專項規劃與總體規劃的銜接配套,形成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規劃體系。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突出糧食安全與產業升級,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立足“高陵全季西紅柿”等特色優勢產業,高標準打造“五好”現代都市農業,持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要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突出污染防治與綠色轉型,在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上下大力氣,打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組合拳,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藍天白云、繁星閃爍。要堅決維護安全穩定,突出風險防控與矛盾化解,以“大安全”機制為重要抓手,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經濟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要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突出選優配強與正風肅紀,高標準嚴要求推進全區村社區“兩委”換屆試點工作,深入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成果,常態長效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廣泛凝聚思想共識,突出協同聯動與建言獻策,把各方面力量匯聚成推動高陵發展的強大合力。要著力解決急難愁盼,突出辦好實事與強化保障,用心用情辦好十大民生實事,下足功夫提升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托幼等領域保障水平,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鄒曉剛講話時指出,當前正值全力沖刺的關鍵階段,下一步要更加注重目標牽引和精準組織統籌,強化運行監測調度,狠抓有后勁項目,助力企業穩產增產,前瞻性謀劃“十五五”,全速推進經濟預期目標實現;更加注重產業鏈集聚與轉型升級協同,鏈式集聚做優增量,轉型升級盤活存量,產創融合提升質量,增強產業發展新動能;更加注重政策賦能與市場驅動互補,推動政策加力增效,活躍有潛能消費,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激發經濟內生動力;更加注重改革攻堅與要素保障聯動,優化發展空間布局,強化財政收支管理,提高土地供應效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更加注重城市品質與群眾需求銜接,堅持產城人融合,突出城市內涵式發展,持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縱深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全力辦好民生實事;更加注重發展和安全良性互動,精準化解債務風險,守牢安全生產底線,維護社會平安穩定,持續筑牢風險防控底線;下大氣力抓好確定的事,全力沖刺年度目標任務,推動經濟穩增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