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安市高陵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對區十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第45號建議的復函
尊敬的曹重慶、楊艷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改善推人居環境整治的建議的議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工程
圍繞“六個看不到”要求,突出“掃干凈、擺整齊、清污淤”,全域化推進、常態化開展環境整治攻堅戰。全面清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整治殘垣斷壁、農村戶外廣告,清理死角盲區。不斷完善保潔機制,推動村莊清潔行動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二、構建農村垃圾和廢棄物循環利用的體制機制
實施農村環衛一體化項目,采取“市場化管理”模式,將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區”建設與農村道路清掃保潔、農村生活垃圾和市政道路其他垃圾清轉運工作一并“打包”進行日常管理和運行。整街道、村組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建立全域“村組收集+街辦整理+部門轉運+集中處置”責任機制,實現農作物秸稈、農用薄膜、果枝殘蔓、化肥包裝物等統一納入生活垃圾焚燒廠進行資源化處理。加強農藥包裝物等有毒有害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推進廚余垃圾采取堆肥、生物發酵等方式進行就近就地處理。2024年全區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自然村實現全覆蓋;2025—2027年,逐步實現農村垃圾長效運維制度化、收運體系常態化,農村廢棄物循環利用體制機制基本完善。
三、構建農村污水有效治理的體制機制
在城鄉結合部、街道駐地所在地、中心村等重點區域,采取集中納入城區管網的污水處置模式。鼓勵居住分散村組探索采用人工濕地、四級沉淀等生態處理污水模式。厘清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長效管護責任義務,探索吸引多元化社會資本投入,推動形成政府主導、企業運作、農戶參與的共治格局。推動建立生活污水處理農戶分擔付費制度。2024年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和農村水環境治理工程收尾工作,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實現入戶收水,加強20處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監管;到2027年全區污水實現有效治理率穩定在90%以上,農村污水有效治理體制機制基本建成。
四、構建農業農村糞污有效利用體制機制
建立健全農業農村糞污處理的市場機制,通過市場化手段,調動各方參與農業農村糞污處理的積極性。規范畜禽散養行為,引導養殖場戶配建規模匹配的糞污綜合利用或暫存設施,推動畜禽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推進農村廁所糞污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建立健全農業農村糞污處理的監管體系。依據污水處理方式不同,采取污水管網收集等方式,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排放問題。2024年新建農村公廁4座、改造提升8座,全區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2%;到2027年,農業農村糞污有效利用的體制機制基本建成,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戶用衛生廁所普及率分別達91%以上和95%以上。
五、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創建省市“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不斷完善農村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梯次推進“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2024年啟動約110公里農村道路提升工程,到2025年累計提升農村道路約150公里。統籌布局農村供水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施農村飲水保障工程。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推進城鄉配電網建設,到2027年農村供電可靠率達到99%以上。有序推動天然氣供氣設施向農村延伸,2024—2025年敷設天然氣主管網16.2公里。擴大村級綜合服務社覆蓋面,深化交通運輸與郵政快遞融合發展,2024年新增3個村級綜合服務社,2024—2027年每年新增不少于5個村級寄遞物流公共服務點。
六、加強宣傳引導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鼓勵農民群眾以各種形式參與整治,各街辦要制定符合各自實際的獎補措施,充分發動群眾,調動群眾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形成整治長效機制。制作相應宣傳漫畫手冊、專題宣傳片,利用宣傳載體大范圍進行宣傳。各相關單位要結合自身工作任務積極舉辦各類活動,為提升人居環境營造良好的群眾基礎和輿論氛圍。
(聯系人:李博,電話:029-86913117)
西安市高陵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
2024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