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尊敬的趙萍霞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確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建議(第18號)收悉?,F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全區有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任務的包括鹿苑、通遠、耿鎮、張卜、崇皇5個街道,68個行政村,604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
47249戶171597人,共有建檔立卡脫貧戶291戶511人、識別監測對象32戶100人,“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均穩定達標,脫貧攻堅成果不斷鞏固。2024年上半年全區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2195.32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90.2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135元,同比增長7.5%。“增加群眾收入滿意度”位居全市13個區縣第1。
二、工作成效
1.強化監測幫扶守牢底線。在全區各街村設立608名網格員,常態化開展全農戶結對防返貧監測工作。同時,通過網格員“月入戶”、街村“及時研判”,構建“零死角”的動態監測網,建立“電話一響、立即到場”工作制度。對疑似風險戶,按程序進行分析研判,做到應納盡納。2024年,篩查比對行業“預警”信息625條,新納入監測對象10戶32人、消除風險3戶12人,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2.全力落實各項惠民政策。教育幫扶方面。嚴格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全區義務段學生無一人因貧失學輟學(脫貧戶及監測戶涉及義務段學生共27戶30人)。健康幫扶方面。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參保率、大病救治率、簽約服務率均為100%。2024年底,脫貧人口“三重保障”報銷360人次共計233.44萬元,納入監測范圍的易返貧致貧人口“三重保障”報銷34人次共計16.35萬元。兜底保障方面。2024年向全區在冊城鄉低保對象1256戶發放城鄉低保金1914.17萬元,向在冊城鄉特困人員316人發放供養金532.35萬元、護理補貼98.64萬元,臨時救助城鄉困難群眾257戶695人,發放救助資金139.59萬元。住房安全方面。持續做好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和動態監測工作,完成2024年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農房改造21戶,全區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1677戶均有安全住房。安全飲水方面。對全區47處單村供水工程和4處規?;泄┧こ坛鰪S水及末梢水水質進行了檢測,結果均達標,全區農村供水入戶已全覆蓋。
3.多措并舉促進群眾增收。突出產業幫扶。出臺《高陵區2024年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獎補措施》,配套資金3000萬元,聚力延鏈補鏈強鏈,全力打造“高陵全季西紅柿”金字招牌,將貧困群眾嵌入產業發展之中,2024年組織6家產業幫扶項目實施主體上半年共向287戶脫貧群眾發放產業收益分紅資金14.35萬元,下半年共向277戶脫貧群眾發放產業收益分紅資金13.85萬元。在銜接資金項目安排中,不斷向產業方面傾斜,2024年銜接資金項目產業項目資金占比已達70%以上,切實夯實產業基礎、提升產業帶動能力,同時,全區86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收益10萬元以上全覆蓋(其中50萬元以上22個、20萬元以上52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帶動作用加速顯現,收益分配逐步向脫貧戶、監測戶傾斜。強化就業幫扶。2024年依托9個家門口就業服務驛站開展招聘活動61場,為轄區群眾提供就業崗位3.3萬余個,其中為32名殘疾人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極大提高了殘疾人家庭收入,全區共有脫貧勞動力185名,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人口累計104人,向跨省就業4名脫貧人口發放交通補貼2000元。推進金融幫扶。多渠道宣傳小額信貸政策,定期對貸款戶進行全面排查走訪,掌握貸款戶產業發展及貸款資金使用情況,做好小額信貸風險防控工作,累計發放小額信貸41戶、66筆136.55萬元(其中3戶為邊緣戶),2024年新增貸款14戶28.2萬元,剩余貸款戶生產經營狀況良好,貸款資金使用合規,無小額貸款逾期。
4.攜手共進做好對口幫扶。2019年與安康白河縣建立對口幫扶關系以來,我區聚焦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產業合作、資源互補、勞務對接、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交流,累計交流互訪60余次,選派工作隊4批10人,援助資金1.3億元(2019—2024各年度幫扶資金1840萬元、地增減掛鉤調劑資金1.154億),助力白河發展木瓜、寶石等特色產業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建設。設立高陵·白河消費幫扶專館,采取“以購代捐”形式開展消費幫扶,累計采購、幫銷白河扶貧產品2500余萬元,幫助群眾增收致富,推動區域共同發展。
三、2025年工作進展
一是全力提升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一方面,扎實做好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工作。利用防返貧監測系統等平臺,對重點人群實時監測分析,今年共開展4批次526條行業信息監測排查,對疑似風險對象,及時預警交辦推送,落實幫扶措施。納入了1戶5人監測對象,根據戶情落實了幫扶措施。另一方面,持續提升脫貧人口就業質量。依托“春風行動”“家門口就業”“就業服務進社區”等系列公共服務,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米”。大力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實現就業兜底幫扶。目前全區脫貧人口(含監測戶)共291戶511人中,勞動力(包含弱半勞動力)207人,去除因故無法勞動、無就業意愿等情況,目前務工人數187人(含公益性崗位安置100人)。
二是持續加大重點幫扶街村支持力度。圍繞重點幫扶“一街七村”(通遠街道及通遠官寺村、仁村,張卜新建村、張橋村,鹿苑張家村、馬家村、何家村),今年共謀劃8個項目,其中產業項目5個(425萬元)、基礎設施項目3個(150萬元),資金共575萬元,使用市級銜接資金550萬元。截至目前,按照市局審核意見,已完成項目的內容修改調整和市級審核備案工作?,F已經完成鹿苑街道3個項目的前期設計工作,其他項目正在抓緊開展前期設計。
三是推進幫扶項目資產規范管理。組建區級工作專班,印發《西安市高陵區扎實推進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高農工辦發〔2025〕2號),組織各項目實施主體、各街道對2015年來全區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扶貧資金)項目和形成資產進行全面排查,逐步建立健全經營性、公益性、到戶三類資產臺賬,符合條件的納入“三資”監管平臺。摸清核準項目資產運營管護現狀,按照“鞏固、升級、盤活、調整”四個一批要求,對經營性資產進行分類,因類施策提升綜合效益,分類推進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下一步打算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渡期最后一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各級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及“一號文件”要求,深入開展鄉村振興領域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整治工作,圍繞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優化、產業提質增效、高質量就業等持續發力,確保圓滿完成銜接期收官各項任務。
一是打造鮮活案例。將組建高陵西紅柿協會、院士專家高陵行、農業大講堂、農業大篷車、農業青年人才思享會等鮮活案例融入我區產業發展。
二是加大培訓力度。繼續實施“領頭雁”培育工程,以村“兩委”、產業帶頭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人員、各級鄉村振興干部等為重點,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組織專題學習培訓,不斷提升能力水平。
三是健全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完善鄉村振興要素保障、協作幫扶等機制辦法,建立上下貫通、精準施策、一抓到底的鄉村振興工作體系,推進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全力以赴在鄉村振興中爭創一流業績。
(聯系人:張鑫,電話:029-86928079)
西安市高陵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
202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