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尊敬的霍江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高陵區創新農業經營管理機制模式”的建議(第25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通過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培優計劃,培育壯大一批實體運營好、帶動作用明顯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分產業、分類型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對象儲備庫,梯次推進、動態管理、示范帶動。有序培育農業產業化國家、省級、市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和國家級、省級、市級示范合作社。
一是開展新型經營主體培優計劃、提升經營能力。在我局登記備案的合作社440家。區級示范社41家,市級以上示范社35家(其中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5個,省級百強社5個,省級示范社7個,市級十佳示范社1個,市級優秀示范社17個)。2024年中央、省級、市級共下達財政資金115萬,用于15個合作社改造提升,通過項目帶動進一步提升我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水平,提高合作社服務帶動能力。共有國家、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9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9家、市級8家,涉及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多種行業,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
二是加快農業產業模式化發展,“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托管面積達到2.5萬畝以上。培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實現我區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加強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主體培育,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20家。2024年通過機械收獲、運輸、播種和化除等生產環節開展農業生產托管,開展糧食生產土地流轉0.34畝,開展農業生產機械作業托管2.22萬畝,全年糧食規模化生產面積達2.56萬畝。2025年計劃實施糧食社會化服務面積3萬畝以上。
三是全區合力,打造高陵全季西紅柿區域品牌。高陵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及時提出全力發展“高陵全季西紅柿”產業的戰略決策,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和“拳頭”品牌。制定出臺《培育打造“高陵全季西紅柿”區域公用品牌二十條工作措施》,配套印發《西紅柿貸款貼息流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打出一套政策供給“組合拳”,促進村集體經濟和群眾實現“雙增收”。全區打造全季西紅柿引領示范園5個,種植新品種30余種,帶領1400余戶農戶、40家合作社、6家企業從事番茄種植,年種植面積近5000畝,實現年產值約1.4億元,農戶每畝增收3萬元。
四是發揮人才作用,讓我區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組織高素質農民參加高陵全季西紅柿品鑒評優大賽, 21名高素質農民入選高陵區全季西紅柿種植專家,高素質農民產品高素質農民學員產品“高陵雞蛋”和“高陵西紅柿”“高陵胡蘿卜”“高陵乳瓜”等4個榮獲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近三年,我區共推薦27名優秀學員(其中2022年6名、2023年13名、2024年8名)參加省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并獲得農業部、財政部頒發的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結業證書,打通“頭雁”產業發展遇到的難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其中我區吉根林、周鐵良等學員先進事跡在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頭雁興農”公眾號得到了報道。
五是先試先行,探索盤活閑置宅基地打造“共享村落”。出臺《西安市高陵區“共享村落”(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試點示范)工作實施方案》《西安市高陵區“共享村落”(宅基地股份合作社)試點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探索形成“零散出租、內部盤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社會資本、宅基地股份合作、村集體自主盤活和整村退出融合型”六種模式。著力推動高陵區“共享村落”2.0到3.0版本升級。2020年張卜街道張家村將126畝的零散宅基地和磚瓦窯等閑置地整合入市,建成源田夢工廠民宿,用于發展鄉村旅游,形成“共享村落”2.0版本,在張卜街道韓家村通過整村改造、綜合農村改革,打造“共享村落”3.0版本。目前,全區累計盤活閑置宅基地及閑置農房3732宗,村集體創收310.98萬元,農民增收4476.52萬元。
(聯系人:趙江濤,電話:029-86913117)
西安市高陵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