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類別:B
簽發人:王小朋
高市監復函〔2022〕 8 號
魏新昊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食品安全問題的建議》的提案(第41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為切實維護和保障廣大群眾食品質量安全,嚴格貫徹“四個最嚴”的要求,我局始終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貫穿工作始終,2021年食品安全公眾滿意度測評85.45%,排名全市第二,未發生較大食品安全事件。一是嚴格監管,做到“心中有責”。協助區委區政府抓好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夯實成員單位責任。扎實開展食品安全領域大排查大整治,違法案件查處位列全市前列。二是用情用力,做到“心中有民”。把食品安全示范創建當做惠民實事,深入推進“民有所呼、我有所行”、“你點我檢”食品抽檢進市場進社區活動,處置不合格食品藥品38批次。三是廣泛宣傳,做到心中有譜。在“三秦都市報”、《陜西農村報》及其他網絡媒體刊發稿件10多篇,著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食品安全的社會氛圍。多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全局共出動執法人員2000余人次,車輛900余臺次,檢查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飲、食品經營單位4404戶次,責令整改145戶,抽樣送檢預包裝食品、糧油、鹵肉、嬰幼兒乳粉、食用農產品等1468個批次,責令整改27戶,查扣冷凍帶魚13.6公斤、來源不明且檢驗檢疫證明缺失的畜禽肉產品800余公斤,全部進行了無害化填埋處理,排除了食品安全隱患。2021年度,立案14起,罰沒金額235945.8元。全面的凈化了我區食品市場秩序。
針對委員提出的建議,經局務會認真研究決定,采取以下措施,積極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確保公眾身體健康。
一是嚴防嚴控,強化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監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持續強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人物并防”,切實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渠道傳播,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疫情防控監管工作。督促2家涉及進口冷鏈食品生產企業將進口冷鏈肉品及時錄入“陜冷鏈”系統,同時查驗進口食品“一碼一單三證”及時更新庫存信息,落實環境產品車輛消毒消殺要求,按照頻次要求落實從業人員隔日1次、產品環境污水每14天1次的核酸檢測采樣,確保了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溯、去向可查、產品可控”。
二是強化源頭控制,全面排查隱患。對全區內所有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流通經營單位、農貿市場進行拉網式排查檢查。特別加大對食品加工小作坊、餐飲服務單位原輔料購進查驗、生鮮肉兩張兩證一報告等經營行為的監督檢查。杜絕非法添加、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三是嚴格執法,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結合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復審、文明城市創建、校園及周邊、夏季、農村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品種、重點環節,全區扎實開展了各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四、集中開展主體資格清理規范行動。結合省市局重點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加大食品生產經營餐飲服務單位日常監督檢查力度,規范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資格,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心。對生產經營條件不符合相關安全標準的行為,依法規范一批、清理一批、查處一批,重點取締無證照生產經營食品的“黑窩點”、“黑作坊”,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
五、集中開展打擊生產經營假劣食品行為整治行動。以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超標、制售假冒偽劣食品、食品廣告虛假宣傳、偽造生產日期等為重點問題,以農貿市場、大中型商場及連鎖超市、城鄉結合部、校園周邊等為重點區域,全面開展專項治理,實施嚴管重罰,加強聯合執法檢查,強化協同執法,做到追根溯源、嚴厲打擊、源頭治理,始終保持打擊假冒偽劣食品的高壓態勢。
六、加大食品安全檢測力度。結合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監督性抽檢工作反映問題,靶向施策,合理制定檢驗檢測計劃。通過日常監督抽檢、快速檢測等,及時發現問題食品,及時處理問題食品,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發揮檢驗檢測對監督管理的技術支撐作用。
七、廣泛宣傳,健全社會共治體系。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報刊、展板等多種載體,結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日、食品安全宣傳周等宣傳活動、憲法宣傳日等,廣泛開展了食品安全宣傳“五進”活動,積極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贏得了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人人關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濃厚共治氛圍;落實食品從業人員崗前培訓,普及食品安全知識,促使經營者增強法制意識和責任心。形成“全民動員、人人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歡迎您對我們工作提出寶貴意見,感謝您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關心,希望今后繼續得到您的更多關注和支持。
(聯系人:孫強力,電話:13572070526)
西安市高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2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