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類別:B
簽發人:李康
高住建復函〔2022〕9號
任自凱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建設城區立體車位的建議”的提案(第5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為切實解決我區日益嚴峻的停車難問題,按照《西安市新建停車位三年行動方案》工作要求,我局已經制定了詳細工作方案。主要分四個方面開展具體工作:一是自2020年至2022年我局將以每年新建不低于500個停車位的速度陸續遞增。二是結合人防設施建設大力挖掘地下空間,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間。2020年新建區實驗小學操場地下停車場180個地下停車位;2021年創想中學操場地下空間修建停車位249個,極大程度上緩解了周邊群眾及接送孩子停車難問題;三是利用城市更新改造基礎設施。2020年至2021年我局利用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為原小區深度挖掘停車位,文衛路小區通過改造挖掘停車位80余個;原衛生小區通過改造將原危房拆除后修建了綠色健康公園同時附帶68個停車位。四是深度挖掘閑置土地、城市邊角空地等措施劃置臨時停車場,緩解出行密集區群眾停車難問題。2021年至今已挖掘城園兩區臨時停車場8處,劃置停車位600余個。為緩解我區主城區停車難問題,我局與公安高陵分局交警大隊在經過前期多方考察、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在我區東方紅大街和東二環路試點投用了第一批“潮汐停車位”(東方紅大街89個,東二環路98個)187位。以緩解東方紅大街和東二環路段周邊小區居民停車難的問題。
下一步我局將主要采取以“擴大停車設施供應為主,交通需求管理為輔”的策略,從一定程度上滿足需求,緩解停車供需矛盾。一是積極對接區規劃分局,建議在商住樓前期報建、審批、設計中要按照建筑面積的相應比例配建地下停車位,滿足業主停車問題,進一步緩解道路停放壓力;二是鼓勵“公交優先、綠色出行”的城市交通發展模式,不斷完善城區交通體系;三是結合老城區棚戶區改造,開辟公共空間、地下空間,解決老城區停車設施不足、停車難的問題;四是在老居住小區內部或周邊增設夜間停車位,來彌補老居住小區缺乏配建的問題;五是建立健全城區機動車停車服務收費標準管理制度,允許市場準入。
西安市高陵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2年6月9日
(聯系人:張小穎;聯系電話:1375991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