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十月的風裹挾著清爽,拂去了夏末的余溫,白日暖陽和煦、夜晚涼意漸濃,是賞秋觀景、戶外休閑的絕佳時段。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人員流動頻繁,氣溫波動幅度加大,干燥天氣與偶發陰雨交替出現,給各類疾病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
高陵區疾控中心提醒您關注:
食源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出血熱、手足口病、蟲媒傳染病以及假期出行安全等相關問題,做好個人防護,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
一、食源性疾病
金秋時節,家庭聚餐、戶外野餐等飲食活動增多,且氣溫晝夜波動大,仍有短時溫暖天氣,易導致食材腐壞變質,食源性疾病發生風險不容忽視。
健康提示
1.食材選購:
選擇正規渠道新鮮食材,查標簽拒絕“三無”/過期食品;不采食野生蘑菇、野菜。
2.加工儲存:
生熟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污染;食物要燒熟煮透,剩菜及時冷藏,食用前徹底加熱。
3.個人衛生:
烹飪前、處理生食材后、飯前便后,用流動水+肥皂洗手(≥20秒);手部有傷口戴手套處理食材。
4.安全就餐:
選擇衛生條件好、信譽度高的餐飲場所就餐。
5.飲用水安全:
喝燒開自來水或正規瓶裝/桶裝水;不喝野外不明來源生水。
6.及時就醫:
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停食可疑食物,就醫并留存可疑食物/嘔吐物樣本。
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
10月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且國慶期間人員流動頻繁,流感、流腮、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逐步進入高發期,需重點做好防護。
健康提示
1.疫苗接種:
對有疫苗預防的傳染病如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關要求及時和全程接種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10月份開始是群眾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季節。
2.個人防護:
外出規范戴口罩,尤其在人群密集、密閉場所;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避免飛沫傳播。
3.手部清潔:
接觸公共物品后、飯前便后,用流動水+肥皂/洗手液洗手(≥20秒);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鼻、眼。
4.環境管理:
居家/辦公場所每日開窗通風(2-3次,每次≥30分鐘);定期用含氯消毒劑擦拭門把手、桌面等高頻接觸部位。
5.健康監測:
留意自身及家人體溫,若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癥狀,及時居家休息,避免帶病外出。
6.重點機構防控: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著重防范呼吸道傳染病小范圍暴發,加強環境衛生和教室的通風消毒,落實晨午檢、病因追蹤、疫情報告等各項防控措施。
三、流行性出血熱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省流行性出血熱的高發季節。
通過鼠類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徑,直接或間接傳染給人。
該病發病急、癥狀重、進展快、花費大、病死多。
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動的農民、學生等群體中發病率高。
健康提示
1.疫苗接種:
是預防出血熱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2.防鼠滅鼠:
在村周、果園、菜園、養殖場等場所長期實施滅鼠、防鼠措施。
3.個人防護:
野外作業、田間勞作時,穿長衣長褲、戴帽子和手套,扎緊褲腳;不食用被鼠類污染的食物、水,餐具需徹底清洗消毒。
4.環境清潔:
清理鼠糞、鼠尿等污染物時,需戴手套、口罩。
5.健康監測:
一旦出現發熱、肌肉酸痛、皮膚出血點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其中EV71型較易引起手足口病的重癥病例。5歲以下兒童多發,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健康提示
1.疫苗防護:
建議6月齡至5歲兒童盡早接種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降低重癥感染風險,為兒童建立有效免疫屏障。
2.手部清潔:
勤洗手,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面部。
3.環境消毒:
定時環境清潔通風,及時清洗衣物、被褥及兒童玩具、餐具。
4.減少聚集:
流行期間盡量減少前往聚集場所。
5.避免接觸:
不與發熱、出疹患兒密切接觸。
6.健康監測:
出現發熱、皮疹(特別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癥狀時,及時就醫并居家隔離至癥狀完全消退。
7.托幼機構防控:
嚴格落實晨午檢、缺課追蹤、疫情上報及日常消毒制度。
五、蟲媒傳染病
登革熱、基孔肯亞熱是熱帶及亞熱帶國家和地區常見的傳染病,感染后起病急驟,表現為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劇烈酸痛等。
瘧疾的高流行地區主要是非洲和東南亞的多數國家和地區,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是出省出境游高峰,需做好防范。
健康提示
1.關注流行區疫情:
出行前查詢目的地疫情信息,做好驅蚊防蚊準備。
2.防蚊滅蚊:
避開蚊蟲活躍時段與場所,穿長袖衣物,涂驅避劑。外出旅行時盡量選擇有空調或紗窗的酒店,室內可合理使用電熱蚊香液、殺蟲氣霧劑等。
3.健康管理:
返回本地后,如果出現發熱、頭痛、四肢痛、皮疹等癥狀,要及時就診并說明旅行史。
六、假期出行安全
假期出行安全
秋高氣爽,是戶外出行、探親游玩的熱門時段,但此時晝夜溫差大、部分地區秋雨頻繁,且人員流動中易伴隨健康風險,安全出行需兼顧健康防護與行程規劃。
健康提示
1.出行前準備:
做好行程規劃,避免疲勞駕駛,錯峰出行。
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氣狀況,選擇合適衣服出行。關注當地傳染病流行情況,備好防護用品。
2.行程中防護:
公共場所規范佩戴口罩,接觸公共場所高頻接觸部位后及時用消毒濕巾擦拭或洗手。
戶外活動注意防蚊、跳蚤、蜱、恙蟲等昆蟲叮咬,必要時也可選用驅避劑涂抹于裸露的皮膚,預防蟲媒傳染病的發生。
就餐選擇衛生條件好的餐飲場所,不暴飲暴食,避免食用生冷不潔食物。
3.返程后管理:
旅行途中及返回后如出現發熱、皮疹、腹瀉、腹痛等癥狀時,應立即向往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并主動告知近期旅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