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我國人口規模巨大的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健康管理對于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與科學性愈加顯現,尤其在我國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趨勢性特征的當下,增強人口健康管理能力,充分挖掘健康紅利,已成為適應人口發展新常態、實現人口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增強人口健康管理能力可從以下3個方面著手。
加強全民主動健康管理
主動健康是圍繞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目標,激發并提升個體自我健康維護和管理能力,以實現相對低成本和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健康管理模式,高度契合人口高質量發展新要求。
——開展主動健康全民教育。規范主動健康科普管理機制,鼓勵開發適宜健康科普工具,增強公眾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的能力;引導人們牢固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建立以、提升健康素養為中心的新觀念。
——培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廣泛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鼓勵支持引導公眾積極主動參與科學鍛煉;積極開發推廣主動健康適宜技術和支持工具,大力培育健康培訓師、健康指導員等相關專業人員,幫助人們掌握健康科學知識和健身技能;探索符合個人實際、家庭特點的健康生活與工作方式,制訂個性化計劃和方案,進行“量身定制”的科學運動干預。
——開展主動健康促進活動。大力開展不同場景下主動健康行為支持活動,進一步增加全民健身設施、場所數量和覆蓋范圍,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向公眾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服務,推進社區、學校、企業、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等開展相關活動,加強以控制超重和肥胖等為重點的健康知識教育和主動健康管理。
提升健康管理數智化水平
數智技術是提升健康服務智能化與科技感、加快人口健康管理模式創新發展與應用的有效工具,要以數智技術和資源為工具,在“數”的集成融合基礎上,發揮出“智”的效用,推進健康管理組織范式與運作流程的智能化轉型。
——夯實健康管理大數據基礎。加強健康管理領域數字新基建,深度挖掘健康數據資源,加強數據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管理;筑牢健康大數據安全監管體系,夯實健康大數據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健康大數據平臺鏈接政府、醫療機構、企業、使用者等各類健康管理主體,更好發揮“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協作推進”的健康管理優勢。
——拓寬數智化健康服務場景。加強健康管理服務場所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尤其是要對運動干預場地、體質監測設備、康復輔助器械等加強數智化賦能,實現線下智能設備與線上服務系統的有效鏈接;加快研發更具易用性、便攜性的智能化健康管理產品和服務;將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加快打造集疾病預防、健康篩查、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務于一體的數智化健康服務場景;推動數智化健康服務融入日常生活,為健康服務智能化轉型創造更多發展空間。
——提高健康數據的驅動效能。將智能技術常態化應用于健康管理服務全流程,推進“防、治、康、管”融合發展,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健康管理服務閉環;加強健康數據結構化處理和量化分析評價,精準測量、感知和識別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變化趨勢,精準定位目標群體并精準提供健康管理產品和服務。
完善健康管理支持性環境
人口健康管理是一項長期性、戰略性系統工程,應以人口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健康中國戰略為指引,堅持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以完善的支持環境為支撐,推進人口健康管理持續發展。
——完善全周期健康服務體系。秉持大健康觀,針對嬰幼兒期、少兒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不同生命階段中的健康問題,提供連續有效的集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于一體的健康干預方案;探索不同生命周期的疾病風險綜合防控和健康影響因素系統治理的舉措,統籌做好從婚到育、從生到養全鏈條各環節的健康服務工作。
——加強全流程健康影響評估。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健康影響評估體系,推動人口健康管理相關政策決策科學化,調動多個部門參與人口健康管理決策的主動性;拓展健康影響評估范圍,用好健康影響評估信息化管理平臺,推動健康影響評估關口前移,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廣泛吸納多領域專家與公眾積極參與健康影響評估,提高健康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夯實全方位健康管理保障。積極探索健康管理服務的規范問題與標準需求,在保障健康管理服務質量的同時促進行業規范發展;加快有利于健康管理體系建設的地方性政策制度的設計和完善,為健康管理服務提供多樣性的制度環境;加強健康管理行業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產業界的緊密合作,共同開展健康管理人才培養、科研合作和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