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當前高陵區小麥正處于灌漿期,此時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期,也是需水量的“高峰時段”。據氣象預報,未來兩周我區持續高溫少雨,不利于小麥灌漿和穩定穗粒數,也易引發“干熱風”危害。為做好以“抗旱為中心,千粒重提升”為主的小麥后期管理工作,請廣大農戶重點抓好以下幾點:
一、“灌噴結合”增粒重
有灌溉條件的田塊,要保障灌溉用水,做到應灌盡灌、能灌盡灌。
①根據土壤墑情,搶抓小麥灌漿中期前的窗口期,在傍晚或清晨進行灌溉作業,避免在大風來臨前灌水,畝灌水量不超過50方,防止灌水量過大造成倒伏;有節水灌溉條件的田塊,可采用管灌、噴灌、滴灌等方式進行小水灌溉,畝灌水20-30方為宜,促進籽粒形成,延長灌漿時間。
②配合灌溉噴施2-3次以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為主的混合溶液,并根據小麥病蟲發生情況噴施殺蟲殺菌劑,增強小麥抗逆性,達到防干熱風、防病蟲、增加粒重的目的。
二、“分類管理”保穩產
結合小麥受旱情況,精準開展分類管理。
①輕旱田塊小麥保障灌漿水。要搶抓當前灌漿初期重要時機,保證小麥灌漿期水分供給。畝灌水20-30方小水灌溉,保證地表0-15厘米塌濕即可,不宜灌多。
②中旱田塊小麥延長灌漿。采取無人機噴施磷酸二氫鉀、尿素、硼、鋅等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長調節劑+黃腐酸等抗旱劑,每隔7天左右噴施,增強小麥抗旱能力,保障順利灌漿,增強葉片功能,防早衰,抵御“干熱風”。
三、預防“干熱風”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干熱風”來臨前,有條件的田塊適量灌水,增加田間濕度,改善田間小氣候,降低近地層氣溫,預防和降低“干熱風”危害;也可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鋅肥、生長調節劑等,增強植株抗逆性。
技術服務電話:02986913198
西安市高陵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