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有這么一群人,沒有太多華麗的言語去形容,因為他們普通到在人群中你無法發現,但他們卻能聽黨召喚、一往無前,用自己的色彩,描繪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他們是年逾花甲的退休干部、已過知非之年的退出領導崗位干部、活力四射的新任職年輕干部、身懷一技之長的各類人才。全市“萬千行動”啟動后,高陵區在全市首批實現駐村干部全覆蓋。時間過去一月有余,讓我們一起探尋他們的“振興之旅”……
高陵區城管執法局三級調研員、高陵區張卜街道廟西村鄉村振興顧問王春雷:“感謝組織對我的信任,讓我有機會發揮余熱,以鄉村振興顧問的身份參與到我熟悉并熱愛的“三農”工作中,我會用自己二十余年農林系統工作經驗,盡全力完成自己的‘收官之作’”。王春雷堅毅地說。30多天時間,他不僅與黨員代表、致富能手、種養殖大戶、鄉賢能人和在外工作人員代表等40余人進行深入交流,還將廟西村發展短板與市、區農業農村局數十名老領導、老同事進行研究。最終,與“兩委”班子成員一起,初步制定了“實施土地托管、做強糧食產業,成立公司運營、做強集體經濟,培育特色產業、做強名優品牌,發展智慧鄉村、做強數字經濟,傳承村史文明、振興鄉村文化”的廟西村“四強一興”振興計劃。
中共西安市委老干部工作局辦公室副主任、高陵區崇皇街道軍莊村鄉村振興顧問喬安:“上午交接工作,中午參加街道“1+1+N”干部人才鄉村振興幫扶團見面對接會,下午我就來到了自己的新家——崇皇街道軍莊村。第二天凌晨4:30開始連接電腦、搭建遮陽棚、布置1米線,完成核酸檢測所有準備工作。一天下來,既充實又疲憊,但我更多是一種成就感,一種從家門、校門、機關門的‘三門干部’演變成面對面服務基層群眾的成就感。”喬安說。一月來,他走街串巷傾聽民心民意,隨“兩委”干部一線處理防汛、抗疫、村企聯建等重點工作,做好現場“親臨者”;主動與干部群眾交流,用心記錄群眾所盼,做好信息“收集者”;為“兩委”班子提建議、談想法,做好決策“參謀者”;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做好推動鄉村振興“踐行者”。
西安市經開區管委會城管局二級專員、高陵區姬家街道涇吳村鄉村振興顧問成向陽:沒到涇吳駐村工作前,成向陽覺得,現在的農村和城市應該沒有太大差別,可來了之后他才發現,自己想的過于簡單了。從全村角度通盤考慮,人居環境需要持續提升、村集體經濟需要不斷壯大、群眾收入需要繼續提高……急性子的他連續幾個晚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但愁歸愁、急歸急,成向陽并沒有亂了陣腳。他遍訪全村6個村民小組和數十家駐地企業單位,摸村情、訪民情、聽民意……和村“兩委”班子深入交流、反復研究,確定盤活集體資產,將原村辦小學舊址廢棄的6700平米閑置土地,建設為辦公區、鋼構廠房和停車區,與陜汽銷售公司合作經營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同時,將駐地企業用工需求進行梳理匯總,對年齡、性別、工種等方面符合條件的村民進行技能培訓,開展勞務輸出,不斷充實群眾“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