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1月19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第61場),通報疫情防控最新情況,并答記者問。

西安首次實現單日本土病例零新增
疫情進入收尾階段
1月18日0時-24時,全市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無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2050例。
從2022年1月10日起,新增病例在隔離管控和閉環管理人員中發現,實現了社區動態清零目標;從2021年12月12日以來,全市首次實現單日本土病例零新增,疫情進入收尾階段。
確診病例中無重型和危重型病例
近2/3的患者治愈出院
1月18日0時-24時,治愈出院109例;本輪疫情以來累計治愈出院1317人,均轉入西安秦皇醫院、省第四人民醫院、長安區醫院接受健康監測、隔離康復;現有733例確診病例在市胸科醫院、市第四醫院航天院區隔離治療,均為輕型和普通型,無重型和危重型病例。
在患者救治上,始終堅持“四集中”原則,將所有患者第一時間轉運到定點醫院隔離治療,抽調重癥、呼吸、中醫、兒科等專業醫護團隊,整建制進駐病區,用最好醫療資源、最佳治療方案、最優診療手段,組織專家聯合會診,堅持中西醫并重、多學科聯合施治,讓每位患者得到最好的救治和護理。對重癥患者“一人一治療方案”“一人一治療團隊”,24小時跟蹤研判病情,努力促進重癥轉向輕型和普通型,大幅提高治愈率,近2/3的患者治愈出院。
目前除雁塔、高新、長安、
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外
其余區縣、開發區均為低風險地區
據介紹,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全市各區縣、開發區適時調整風險地區等級和區域封控措施。截至1月19日,全市現有高風險地區1個,為雁塔區長延堡街道;中風險地區5個,為雁塔區小寨路街道、高新區丈八街道、西咸新區灃東新城斗門街道、長安區郭杜街道和韋曲街道,全市其他地區均為低風險地區。目前,除雁塔、高新、長安、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外,其余區縣、開發區均為低風險地區。
未央、經開、浐灞、國際港務區等
4個區縣、開發區恢復常態化防控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好轉,逐步降級社會面管控措施,積極推動工業企業、重點項目和民生保障服務業等復工復產。在全市廣泛開展“無疫小區”創建活動,明確社區防控區域解除標準,積極穩妥降低管控級別,逐步過渡到常態化防控狀態。
截至1月18日24時,高陵、周至、藍田等3個區縣、開發區恢復常態化防控;從1月20日0時起,未央、經開、浐灞、國際港務區等4個區縣、開發區恢復常態化防控;新城、蓮湖、灞橋、閻良、臨潼、鄠邑、曲江、航天基地等8個區縣、開發區繼續執行過渡期管控措施。
我市將分區分級、分類分時、
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下一步我市將恢復正常生產生活,但一定要做到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序推進。
對于恢復生產的企業,市疾控中心提醒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及時掌握員工健康狀況,員工也要履行個人責任,積極做好配合。
二是做好單位內部的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
三是減少聚集活動,彈性工作制。
三是加強食堂防疫管理措施,可以實施錯峰就餐,分區就餐,鼓勵員工帶回就餐。
四是督促員工落實戴口罩,勤洗手等個人防護要求。
五是制定突發公共衛生處置預案,做好醫務服務。
六是規范垃圾收集處理,及時清運。
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
走出家門時,做好這五點!
由于新冠病毒變異株傳播隱匿,難以發現,隨著全市各區縣逐步解封,廣大市民走出家門時,一定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要繼續保持高度防護意識,在公共交通工具、密閉空間、人員聚集場所等務必正確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
二是盡量減少出行,出行前做好準備,準備好口罩、手消等物品,科學規劃行程時間,錯峰出行,避開我市現存的中高風險地區。
三是盡量分餐制,減少不必要聚會。
四是收取快遞包裹時做好個人防護,取件時不用手碰觸口眼鼻,避開取件高峰,自備簽字筆,不將外包裝帶回家。
五是日常做好自我健康監測。
春節期間將繼續嚴控廟會、大型文藝演出、
展銷促銷等人群聚集活動
隨著春節臨近,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增加,加之省外多地發生本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防控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我市將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著力在科學、快速、精準上下功夫,以嚴之又嚴、細之又細、快之又快的機制和舉措,不斷鞏固既有成果,確保早日奪取這輪疫情殲滅戰勝利。
一是主動消除風險隱患。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確保集中隔離點安全有序運轉。從嚴從緊落實隔離人員、重點人員、解除隔離人員、康復出院人員、來返人員、離市人員、復工復產人員等7類人員閉環管理流程、標準、措施,嚴防交叉感染和疫情外溢。緊盯重點場所,全面細致加強環境消殺,做到采樣、消殺、檢測、評估無縫銜接,確保專業消殺到位。
二是嚴守“外防輸入”關口。持續抓好機場航空口岸、中歐班列鐵路口岸的疫情防控制度落實,重點關注來自奧密克戎毒株流行的高風險國家人員和貨物,進一步強化源頭管控,完善工作流程和管控措施,嚴格做到空間分區、人員分類、互不交叉,確保全流程風險閉環可控。對于外省中高風險地區來返人員,市區兩級上下協同,公安、大數據、衛生健康等部門互相協作,全面排查管控風險地區來返人員,尤其是有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報告地區的來返人員,采取提前對接、點對點轉運、專門設置隔離點和集中隔離的措施,嚴格落實閉環管理,建立周密的外防輸入體系。
三是從嚴抓好春節疫情防控。提前做好預案制定、人員培訓、物資儲備、應急演練等各項工作,確保應急指揮體系和工作體系始終處于激活狀態,一旦發現風險點快速反應、果斷處置,第一時間阻斷風險。繼續強化人員安全有序流動,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嚴格限制出市。繼續嚴控廟會、大型文藝演出、展銷促銷等人群聚集活動,落實重點場所和公共場所的主體責任,堅持“掃碼、測溫、戴口罩、通風、消毒”等防控措施。
四是持續加強監測預警。進一步發揮好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藥店等“哨點”作用,提高“早發現”能力。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嚴格落實重點人員重點場所的核酸檢測措施,加強對城中村等重點區域的風險摸排,采取有效措施,積極主動發現,第一時間管控住風險隱患。為了方便群眾核酸檢測,我市設置了231個核酸檢測點,已通過市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發布,需要做核酸檢測的群眾可就近選擇,提前撥打電話聯系。
五是加大基層防控力度。持續推動防控重心向基層傾斜,更加務實地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充實社區、村等一線防控力量,加強重點返鄉人員網格化管理,督促引導返鄉人員做好健康監測,嚴防人員聚集。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引導群眾增強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意識,把防控責任細化到最小單元,把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人,切實把基礎工作做扎實、把基層工作做到位,不斷鞏固我市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堅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