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月15日,在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現場,42歲的李凱不禁想起了20年前從長安騎車回高陵的那個午后。
當天,總投資1324.63億元的150個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就包括了高陵區城市街景改造項目。“從長安出發,經過灞橋、臨潼路都還可以,一到高陵路況都差一截了。”李凱說,“不像現在,各個區域主干道標準一致,鹿苑大道與港務區道路全面接軌,成了高陵連通市區的‘快速大道’。”
“北跨”發展,交通先行。李凱眼里的道路之變,正是西安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推動城市“北跨”發展的縮影。
渭河是關中平原的母親河,兩岸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良好的產業基礎。2018年,《大西安2050空間發展戰略規劃》首次提出“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空間發展戰略,2021年印發的《西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北跨、南控、西融、東拓、中優”成為西安空間發展的總綱領。
2月15日,在西安市第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工作力量和項目布局向‘北跨’聚集,促進產城融合、板塊聯動,構建渭河南北呼應的擁河發展格局。”
“西安南側為秦嶺生態保護區,發展空間受限;北邊為廣袤的渭河沖積扇平原,具備大規模城市建設的先天條件。西安跨過渭河向北發展,使得渭河成為西安市內河成為西安空間發展的必然選擇。”陜西省社科院經濟所副研究員冉淑青分析認為。
據介紹,西安“北跨”發展區域主要涉及高陵區、閻良區、臨潼區、西咸新區直管區等渭河北岸各板塊,以及渭河以南相關區域,重點區域總面積1410平方公里。“北跨”發展多年,西安建設了渭北工業集中區的高陵、臨潼、閻良等三個工業組團,擁有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產業集群的渭北工業走廊初見雛形。“隨著‘引漢濟渭’工程和東莊水庫等重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動工,渭北區域的水資源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北跨’區域將成為有效支撐西安下一個萬億級經濟體量和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西安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李西寧說。

本次集中開工的項目中,先進制造業項目42個、服務業項目8個、城建及基礎設施項目64個、生態環保項目5個、社會民生項目31個。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促進區域融合發展,疏解中心城區功能,推進基礎設施完善和產業延伸,推進更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著力推動富平閻良、高陵涇河新城三原、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咸陽經開區、耀州等組團發展,打造一批產城融合、功能完備、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捷的都市圈特色功能組團,積極培育都市圈發展重要支點。在冉淑青看來,西安“北跨”發展,不僅能拉大城市骨架,也將直接輻射帶動富閻、耀州、高涇三等組團的發展,提升城市綜合能級,加快西安—咸陽一體化,為做大做強做實“西安都市圈”提供重要的產業支撐。
目前,《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空間規劃綱要》等一系列實施方案,正在征求意見,將系統推進打造“北跨”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北跨”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構建綠色循環發展方式等工作。
伴隨城市“北跨”發展“集結號”吹響,西安構建渭河南北呼應的擁河發展格局正式開啟。